读新闻
一處快艇攤位,標示摩托艇每人每圈100元,待入海後,駕駛員便隨意加圈「宰客」。(取材自新京報) 近日,網上流傳的騎快艇被宰、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等帖子,讓遼寧東戴河旅遊區陷入輿論漩渦。 ■新京報/趙吉翔報導 止錨灣一海鮮大排檔前,店家以高於市價向遊客推銷章魚。(取材自新京報) 網友貼吧 沒事別去那裡 ------------------------------- 北京網友「被宰的羔羊0816」發微博稱,去東戴河旅遊的北京人注意,他和朋友一起騎摩托艇,約定100元一次,到岸後被要4000元。 微信朋友圈裡流傳的帖子中列舉了遊客在遼寧東戴河旅遊區各種遭遇。騎快艇被宰、車胎莫名被扎、吃海鮮被要高價、被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等。這些帖子動輒閱讀量就10萬+。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一名相關負責人介紹,「發生在我們這裡的事,宰客就是宰客,我們承認,但帖子中除了砸車的是今年發生的,其餘的都是多年前的舊帖。」 網帖描述的「騎快艇被宰、車胎莫名被扎」經歷,最早在2013年8月3日由名為「涵媽9」的網友在貼吧中發出。近期,「東戴河服務員強行攬客砸車」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後,有網帖將其與3年前的曝光內容嫁接到一起,強化了網民對東戴河的「宰客」印象。 最近有關「東戴河宰客」的網帖已經從北京貼吧流傳到了天津、河北、遼寧等貼吧,題目也變成了《太可怕!天津人、唐山人、錦州人周末沒事兒千萬別去這裡…》,由此,也讓東戴河旅遊業經歷一場信任危機。 前述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安網監正在調查此事,不排除有人惡意發帖。「我們發現這個帖子不是正常發出的,而是換了30多個IP地址發出的。」 強行攬客 大排檔吃定人 ------------------------------- 東戴河旅遊區位於遼寧西南的綏中縣,與北京、天津、河北距離較近,綿延數十公里的海岸線上,分布著9個海濱浴場。其中,東戴河止錨灣浴場,是東戴河運營最早、規模最大的浴場。 在通往止錨灣的公路東側,每隔約20米,就有人拿著「日租房」或「農家院」牌子攬客,車輛速度稍慢,便會有攬客人員貼上車窗,甚至站在馬路中間,強行攔住過往車輛。進入到止錨灣浴場附近,沿路海鮮大排檔門口都有一名或多名服務員拉客。任憑附近廣播一遍遍傳來「禁止強行拉客」。 有攬客者將記者領入一處大排檔就餐,該大排檔的章魚價格為185元每斤,遠遠高於市場價。 據當地知情人介紹,宰客的農家院和海鮮大排檔基本都是外地人在此承包的店鋪,租金昂貴,止錨灣沿街一年租金要4、50萬元,距離沙灘較遠的村內的也要20萬左右,「其實就是三個月的租金,一年能賺錢的時間也就三個月,全靠宰客收回成本。」 「以前不拉客,房間都住得滿滿的,現在不拉根本沒人住。」一名農家院老闆介紹,除了租金壓力,爆發式增長的農家院也帶來激烈的競爭。最初,東戴河可供遊玩的海灘就只有止錨灣和電廠兩處。三年前,東戴河農家院就有1000多家,如今已增至3000多家。 自網上宰客事件盛傳以來,多名店家表示,明顯感到遊客少了許多。有農家院老闆說,現在很多遊客怕挨「宰」都不敢住這邊。 約定1圈100 上岸憑張嘴漲 ------------------------------- 在止錨灣浴場,一摩托艇攤位豎著紅色的提示牌,「快艇每人每圈50元,摩托艇每人每圈100元,加圈加價不欺詐」。這些摩托艇穿梭在游泳區域,貼著遊客「飛」過,在水面噴出難聞的尾氣味。 記者還未靠近,就有攬客者上前招攬生意。約定好100元一圈,但在騎遊過程中,駕駛員對記者說,「帶著你騎和你自己騎是兩碼事,你要不要試試。」 隨後記者駕駛摩托艇,由駕駛員控制方向,在海上轉了幾百米。轉完後駕駛員問「要不要再轉一圈?」記者否認後,駕駛員表示:「一圈一百,已經兩圈了,兩百。」 東戴河一名經營摩托艇項目多年的商家黃飛介紹,海灘賺錢也就暑期的40多天,旺季也只有一個多月。本來這兩年遊客消費人數就大不如以前,宰客曝光後,遊客更不來了。 黃飛說,東戴河海灘一共有2、30家經營摩托艇的商家,各家宰客都有套路的,如果明確說一趟下來要跑個十圈八圈,很少有遊客願意乘坐。 「宰多少圈,全憑駕駛員一張嘴。」黃飛說,遊客上艇後,駕駛員開一段兒,一般都會詢問遊客要不要自己開,待遊客玩興奮了,馬上會說「前面還有個18圈景點」,問遊客要不要去。其實這是宰客套路,根本沒有什麼18圈景點,等轉完回來,直接跟遊客報價20圈,「消費2000(元)」。 回到岸上,駕駛員都心知,宰客後一定會發生爭執,他們就趁著爭執與遊客討價還價,一般要價2000元,最多能砍下一半給1000元。即便遊客打電話報警,警方來了只能當做糾紛調解,勸說遊客少給些錢,但至少也要掏500元。黃飛有些得意地說,「一次跟一個北京人要了1萬,最後給了8000多。」 而且,遊客們不知道,帶領他們在海上狂奔的遊艇駕駛員大多沒有駕駛證。 東戴河止錨灣,兩名男子站在馬路上攔車攬客。(取材自新京報) 漫無規畫 旅遊粗放發展 ------------------------------- 東戴河海灘近年知名度大增,據東戴河新區管委會統計,高峰期旅遊區日均接待遊客近10餘萬人。宰客風波發生後,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文峰公開表態,表示需要反省,並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兩件壞事、一條魚就可能腥了一鍋湯,我們的確需要加強治理。」 一位止錨灣村村民描述,以前的止錨灣非常貧困,都是莊稼地,村民靠種地和打魚為生。 資料顯示,2008年,綏中濱海經濟區成立,2012年更名為東戴河新區。 東戴河新區管委會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憶,2010年11月,東戴河正式進入開發建設當中。「東戴河」的字眼兒開始在省、市各大媒體上高頻閃現。這名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用了6年的時間,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已經非常快了。旅遊人數也從最初的每年160萬、280萬,逐漸發展到450多萬人。而我們的常住人口才幾萬人。」 東戴河新區從設立開始,按照「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定位,大力發展數字產業。東戴河新區管委會旅遊局負責人亦證實,東戴河旅遊起步晚於新區規畫,旅遊局2014年8月份才成立,至今僅兩年時間。 預計明年暑期之前,東戴河沙灘旅遊規畫將出台實施。不排除規畫之後進行公開招商,逐步改變目前粗放經營的現狀。 (中國新聞組整理) 惡意逼客 ------------------------------- 東戴河止錨灣,男子開著摩托艇帶一名小遊客遊玩,從一對母女身邊極速開過。(取材自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