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30日電】每年10月雨季結束,布達拉宮開始一年一度的粉刷活動,需持續半個多月方能完工;而粉刷工人就像「蜘蛛人」般,吊掛在宮殿高層上空,採用傳統的「潑灑」方式,將布達拉宮粉刷得潔白如洗。 新華網報導,按照西藏傳統習俗,藏曆9月22日(今年是國曆11月20日)是西藏的降神節,傳說這一天神仙會降臨人間,誰家的牆面刷得白、刷得乾淨,神仙就會留在他們家;除以美觀外表迎接神仙下凡外,布達拉宮每年一次的粉刷,更重要是為了保護建築本身。布達拉宮管理處維修科副科長玉達表示,雨季過後,經過雨水沖刷的布達拉宮牆體土質變疏鬆,木質材料容易蛀蟲、腐爛;所以,與其他建築不同,粉刷布宮的塗料裡要添加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等原料。 玉達指出,塗料裡添加「糖」,是為了讓塗料更具黏性,更容易附著,不易脫落。在調配塗料時,還要按比例添加紅、黃色礦物質原料,由專業的粉刷工作人員以適當比例調配,且要添加藏紅花來去除異味。 此外,粉刷布達拉宮白宮的原料主要是白灰,產自西藏當雄縣羊八井,當地白灰具有無雜質、細滑、黏性強、易乾、不易被雨水和日曬毀損等特點。 粉刷工作從白宮開始進行,接著再刷紅色、黃色,最後粉刷窗戶的黑色邊框。白、紅、黃、黑四種顏色各有寓意,紅色代表權威、黃色代表繁榮昌盛、白色代表和平,黑色就是辟邪、代表一種威嚴。 每年的布達拉宮粉刷期間,都有信眾自發前來幫忙,並送來牛奶作為塗料。近年來布達拉宮的粉刷工作,在延續傳統的潑灑方法之時,還採用了電動噴灑技術,可讓粉刷工作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多月、縮短到十多天。 布達拉宮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明珠」,199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