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綜合報導】在「阿拉伯之春」運動與之後一連串政治動盪嚇跑西方觀光客後,突尼西亞觀光業似乎正遭遇永無止盡的寒冬,為了重振產業,當地人民把希望寄託在葡萄園,想運用悠久的釀酒歷史,推動「 紅葡萄酒觀光」。 突尼西亞經濟過去數10年來都非常依賴觀光業,瞄準的客群幾乎都是海灘遊客和愛曬太陽的人。但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後,觀光客數量變得很不穩定,迫使該國家重新思考策略。 其中1個可能客群,就是紅葡萄酒愛好者。酒廠工會主席謝克說,紅葡萄酒是1種與土地和歷史有關的高價產品,能作為推銷突尼西亞的1種方式。謝克正試圖開發紅葡萄酒觀光行程,希望能在明年提供給旅行社。 謝克說,突尼西亞釀造紅葡萄酒的歷史至少有2800年,除了釀酒,突尼西亞也有很多古蹟,能用來創造文化行程。他認為能開發出1條路線,從首都突尼斯延伸到近郊的好角半島,結合造訪古蹟和造訪當地酒莊,而這種結合也能讓遊客感到驚喜。 突尼西亞紅葡萄酒產業在1990年代曾復甦一陣子,當時政府承諾收回公用土地並引進外資,而這20年來的投資也有了回報:已有7款紅酒獲得原產地認證指標AOC。 雖然突尼西亞紅葡萄酒產業每年獲利約8000萬歐元(8700萬美元)、貢獻2500萬歐元的政府稅收,但外銷收入卻不到1000萬歐元,原因之一是葡萄園規模不足,且相關行銷策略也幾乎付之闕如。1名酒廠品質管理員就說,突尼西亞紅葡萄酒的問題不是形象差,而是根本沒有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