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龍門訊】《惠州日報》報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學習,互學互助;課餘時間參加少年宮活動,拓寬知識面……龍門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豐富多彩,為孩子們學習、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學生們樂在其中。 球場上小隊員們積極拼搏,球場邊上教練員們忙著排兵布陣,工作人員、裁判人員也都忙個不停。這是記者在2016年龍門縣第二屆「縣長杯」暨第五屆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上看到的一幕。 「校園足球是我縣中小學的特色項目。近幾年來我縣一直不遺餘力地打造和推廣校園足球。」龍門縣科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1年,《龍門縣中小學校全面推廣足球運動實施方案》出台,開始在全縣中小學校全面推廣足球運動,將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每所學校都建立了兩支穩定的足球訓練隊伍和梯隊,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全面覆蓋的足球聯賽機制,並在每年的寒暑假組織冬令營和夏令營足球培訓活動,全面培養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情,營造了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近年來,在全國、省、市各類校園足球比賽中,該縣代表隊多次名列前茅。 今年7月下旬,2016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試點縣(區)評審結果出爐,龍門縣成為廣東省唯一獲評試點縣。 「她兩年前整天趴在桌子上,手托下巴,若有所思,呈現一個小學生不該有的精神狀態。」龍田鎮第一小學教師朱群香告訴記者,兩年前,戶籍在湖南的田景春跟隨父母來到龍門上學,由於進入新的環境,語言、生活習慣的不同讓她難以和周圍同學相處,久而久之,她變得很內向,甚至孤僻,成績偏低。 「班主任朱老師一有機會就表揚我、鼓勵我,並讓班上的同學向我學習,慢慢地,同學們都主動找我說話了。後來,我也開始喜歡跟同學們說話了,發現了很多快樂的事,學習興趣也提高了。」田景春笑著說。 近年來,留守兒童和異地務工人員子女這一特殊兒童群體受到社會的關心關注。龍門縣形成了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參與的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和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縣43所完全小學以上學校實現了「兩家」(外來工子女之家和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全覆蓋。 周末,就讀平陵鎮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小凌吃完午飯後,連忙收拾好畫畫的裝備往鄉村少年宮趕。小凌告訴記者,下午鄉村少年宮將舉辦兒童蠟筆劃比賽,他要去參加。 下午3時多,記者在該校鄉村少年宮繪畫室裡看到,和小凌一樣喜歡畫畫的數十位小同學靜靜地坐在課桌旁,待老師講解完繪畫內容後,立馬取出蠟筆在紙上刻畫與母親一同經歷的美好瞬間。想像佈局、勾勒線條、挑選顏色……小凌和同學們一樣一絲不苟地畫著。 該校鄉村少年宮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舉辦此次活動是希望讓孩子懂得尊敬家人,珍惜別人為自己的付出,學會感恩,讓孩子做個有孝心、有道德的人。 據介紹,該校鄉村少年宮除了定期重點推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道德實踐活動、感恩體驗活動外,還會結合傳統節日或古今先進人物事蹟,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