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北高雄家扶中心寄養媽媽張鐀方第一次看到九歲的「阿華」時,不會走路、不會講話,舌頭外露,和一般的孩子很不同,先生黃玟蒼支持太太接下照養責任,並且三年不工作協助照料,這對有20年資歷的寄養夫婦為孩子付出的愛心,令社工員感動。 黃玟蒼、張鐀方育有一對子女,張鐀方很喜歡孩子,20年前投入寄養家庭行列,帶過30多名身心障礙孩子,他們對「阿華」印象最深刻。 張鐀方說,阿華的父親入獄,母親離家,他由祖母帶大,祖母每天外出做生意,阿華一個人在家,和他做伴的是家裡的狗,孩子的行為有點像狗,用手腳爬,不會站,因一直沒上學,學校找到家裡,才發現孩子不對勁,社工介入將阿華送到寄養家庭。 黃玟蒼夫婦為了讓孩子學會站起來走路,費心教了一年半;張鐀方用棒棒糖誘孩子的舌頭上、下、左、右轉動,才讓阿華的舌頭「回」到嘴裡。 「孩子的祖母以為小孩是天生的啞巴,沒教他說話」,張鐀方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才知道阿華是失聰,不是啞巴,幫他裝電子耳讓他聽到聲音,孩子終於學會說「爸爸、媽媽」、「吃東西」。 黃玟蒼(右)、張鐀方投身寄養家庭20年。(記者楊濡嘉/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