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環保署24日召開南部科學園區環差專案小組會議,攸關台積電和聯電等半導體業能否引進先進製程。為化解環團對南科增加用水疑慮,南科管理局將和台積電合作開發每日2萬噸工業回收水,供製程使用,以取代農業用水。 南科管理局表示,南科環差案力拚年底前過關,才不會影響台積電五奈米先進製程布局與國際競爭力。在環差案通過後,南科管理局將撥出環保用地,由台積電投資興建工業用水回收廠,每日處理2萬噸工業用水,供台積電使用。 台積電副總王建光表示,台積電已自行發展出回收工業水技術,可做到一滴水用3.5次,台積電願將此技術與南科合作開發工業回收水。他坦言,回收工業用水成本非常高,目前自來水1噸台幣12元,生活汙水回收1噸成本25元,但工業回收水1噸成本高達50元,是自來水的四倍。 南科第一期和第二期環評分別於1996年及2003年通過,南科管理局長林威呈表示,因台積電和聯電更新半導體製程,須增加用水用電量,依規定須辦理環差變更,南科在去年提出環差分析,其中用水量預估將由每日20萬噸增至25萬噸。 對於增加5萬噸,原規畫3.07萬噸由自來水公司供應,1.93萬噸則調撥農業用水;但環團質疑,南部向來缺水,要求南科應自籌水源。經過三次專案小組審查未獲通過,環評委員也要求南科應考慮回收再利用水資源。 台積電以綠色製造為目標,一年投入環保設施及維護費用,包括水汙、空汙及廢棄物回收總計逾100億元,2015年全年營收的1.3%。 台積電在回收工業用水已有突出表現。台積電指出,去年自來水用水量約3500萬噸,約占全台全年用水量的0.2%,其中台積電先進製程廠區用水回收率已達90%,台灣廠區平均製程用水回收率為87.3%,優於科學園區所訂的85%標準,也遠高於國際半導體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