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19日電】中國官員找「替身」現象普遍,有媒體揭露,「替身」除了代開會,還能「替上課」、「替寫論文」,甚至「替飲酒」。 據江西省紀委監察廳網站消息,宜春市紀委12月1日督查一個會議時發現,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部部長雷恩奇未經批准,找「替身」來開會。「替身」不僅遲到,還在開會接打電話,直到20分鐘後,雷恩奇才趕到會場。 新京報微信公眾號「政事兒」指,12月5日,蘭州市政府一個工作視頻會上,七里河區分會場同時有五名「替身」出現。遼寧省委秘書長吳漢聖也曾透露,2013年他培訓新提拔領導幹部時,也發現有兩人找「替身」頂包,「一個找司機頂,一個讓縣招商局長替,甚至還讓招商局長代他當小組討論的召集人。」 還有些官員沒有相應學歷,又想進一步發展,就著手用權力和公款獲取學歷。「一般情況下,報名、考試、結業時,官員們會親自出面,平時上課基本上就由秘書代替,甚至有時會出現秘書坐滿一教室的滑稽場面。」曾有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透露。 另外,替喝酒也是官場陋習,在基層公務接待的酒桌上,有部分官員以「身體不適」為由,讓下屬接過「喝酒重擔」。「沒辦法,我也不想喝,但是能幫領導代酒,在工作上的確更容易獲得信任和重用。」曾有「替身」抱怨,地方一些領導往往以下屬能不能喝酒來判斷「這個人是否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