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25日電】在建造「遼寧艦」航母之時,北京起初對外強調「遼寧艦」將主要用於訓練和科研,但現在各種情況顯示,隨著「遼寧艦」編隊成形,進而「跨海區」演練,已成為中國用在南海主權紛爭的一個重要戰略性武器。「遼寧艦」何時再下南海,及屆時是否繼東海後,中國依例宣示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備受各屆矚目。 「遼寧艦」編隊2013年就曾進入南海,三年後,中國航母編隊實力似已顯著增強。中國軍方12月15日宣布,中國海軍在渤海實施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發射空對空、空對艦和艦對空等各型導彈十餘枚。同時上周,華盛頓智庫根據最新衛星圖像指出,中國已在南海七個人工島上部署武器,包括反導彈系統及防空系統。 「遼寧艦」按計畫開展「跨海區」訓練和試驗,顯示「遼寧艦」將從主戰場黃、渤海赴東海、南海進行訓練和試驗。 中國官方媒體指出,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這次在「遼寧艦」指導訓練,作為海軍司令跟隨一艘艦艇進行跨海區訓練是前所未有的,這從某種意義上講,「遼寧艦實戰化能力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如果預測正確,不久後「遼寧艦」將進行服役以來第二次赴南海開展科研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上次赴南海是在2013年11月26日,官方發布消息,「遼寧艦」以「兩驅兩護」(導彈驅逐艦瀋陽艦、石家莊艦和導彈護衛艦煙台艦、濰坊艦)的伴隨下赴南海,南海附近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當時,美方船艦一路跟隨觀察。 中國官方23日的官方消息稱,「啟航以來,遼寧艦編隊航行一路訓練,先後開展了多個科目的編隊訓練和艦載機艦基戰術訓練,加強了編隊各屬艦之間的協同,錘煉了編隊的綜合能力素質。」 「環球時報」分析指,作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任何一次亮相都會被外界放到放大鏡下仔細研究,認真分析。首次亮相的航母編隊開展遠海大洋訓練,引起國際輿論關注。一方面是對航母入列之後科研訓練進展的關注,另一方面是航母赴南海海域的時機引發的各方猜測。 分析指,中國在2013年11月23日宣布畫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國際輿論據此分析認為,這是中國軍方對外進行威懾。 分析指,這次中方展開「遼寧艦」編隊遠海訓練並沒有高調宣布,而且低調進行,一如中方沒有高調炒作這次中國軍艦在南海海域捕獲無人潛航器的事件,迅速交還美軍,結束風波。但同時也證明中國軍方的年度計畫並未收到中美潛航器事件的影響而正常進行,態度堅決。 分析指,航母專家李傑稱,「在潛航器事件中,中國展示了友好的行動將潛航器歸回美國,但這並不是中國膽怯或表示服軟」;「遼寧艦赴南海開展訓練活動,展示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犯」。 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近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左圖)。右圖為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右一)坐鎮指揮。 (新華社、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