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紫光集團9日宣布,延攬聯電前執行長孫世偉出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這也是繼前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加入紫光集團後,另一位台籍重量級半導體界菁英投入大陸,協助大陸發展半導體事業,震撼半導體界。 紫光內部人士透露,孫世偉加入紫光集團,將協助紫光在成都設立12吋晶圓廠,建構紫光集團擘畫「從芯到雲」關鍵的自主邏輯晶片製造業務,與記憶體業務雙軌並進。 而紫光集團主動宣布孫世偉的人事案,也等於否認先前傳出中華電信前董事長蔡力行將轉戰紫光集團任職。市場一度這個位置原矚意由也曾擔任台積電總經理的蔡力行出任,但蔡力行秉持台積人不和老東家打對台的原則婉拒,紫光最後說服孫世偉加入。 孫世偉曾任聯電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負責聯電的研發中心晶圓廠的運營以及全球晶圓代工業務的拓展。擁有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的他,加入聯電之前,先在美國摩托羅拉半導體公司工作10年,負責先進產品研發,並曾任IEDM(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亞洲委員會主席。 據了解,紫光延攬孫世偉加入,主要是借重他在晶圓製造的豐沛歷練,尤其紫光集團稍早決定在成都計畫投資二百億美元,建置成為以12吋晶圓生產邏輯晶片的生產重鎮,必須有熟悉半導體製程擘畫產能和建廠規畫。 孫世偉在紫光位階與高啟全相同,都是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但2人各自負責不同業務,等於紫光為達大陸政策在2025年半導體關鍵零組件自製率要達到7成的目標,紫光在邏輯晶片和記憶體晶片雙軌並進,並借重台灣發展經驗,希望能快速達到目標。 隨著紫光決定跨入邏輯晶片製程,也凸顯原列為國家指標型企業的中芯國際,在晶圓製程技術遭遇瓶頸,紫光集團在產業基金強力奧援下,企圖取代中芯,成為大陸邏輯晶片和記憶體製造雙領域的指標廠。 2015年1月從聯電退休後,孫世偉在全球咨詢和半導體公司擔任高級顧問。他也在A* STAR(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院)、美國西北大學McCormick工程學院、布魯爾科技(Brewer Science)、R&D Altanova以及勤友光電等公司擔任獨立董事,並於上海慧智微電子公司(Smarter Micro)擔任非執行董事長。 在紫光未延攬前,孫世偉加入金莎江集團和橡樹投資合資的GOScale Capital擔任營運合夥人,專注於尋找海外併購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