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27日電】川普政府中出現對中強硬人士,中美貿易愈發撲朔迷離、前景不明。一些憂心中美爆發貿易戰人士指出,川普憑藉讓美國再次強大口號勝選,需警惕其經貿政策對中國的衝擊,尤其內閣中不少對中鷹派,為中美貿易亮起紅燈。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沈建光指出,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負面影響,同時還可能給中國施加通縮壓力並增大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壓力。並且,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融資,貿易戰一旦爆發會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衝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鬆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一旦中國反擊,美國可能導致傷人一千,自損八百情形。中國是美國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的第三大出口國,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為美國創造至少67.8萬個就業崗位,占全部出口創造就業的10%。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連年增長,2015年錄得8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創造1.3萬個工作崗位,中國所有對美國投資則創造9萬個工作崗位。 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沈建光預估計算機、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行業最可能成為貿易戰火力集中行業。 不過,對於中美貿易前景也有樂觀聲音,例如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日前在紐約表示,川普在施政綱領中強調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這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以基建推動經濟發展的理念相契合,中美兩國在該領域合作潛力巨大。他建議川普應該和富有基建經驗的中國聯手,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基建投資。他說,如果美中聯合投資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建設,可為美國帶來3%到3.5%的年度GDP增長。 前中國副外長、全國人大外事委主任傅瑩亦稱,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融資方面積累不少經驗,美國未來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是中美合作雙贏的領域之一。傅瑩同時表示,一旦真的打起貿易戰來,中國一定會有反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