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金門最知名的金西堡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說,「傀儡戲」是金門獨特的在地文化,希望政府重視,讓這項文化能傳承下去。 蔡遠進說,傀儡戲是「戲種」中歷史最悠久、位階最高,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酬神時的最佳禮,以前歌仔戲要開演前,都要先演傀儡戲,有淨地之意,才有「先棚傀儡、後棚戲」的俗諺。 金門在1976年時,相當流行傀儡戲,當時約有七家劇團,過年時期各家戶拜天公都要請傀儡戲來酬神,結婚、祝壽、成年禮、佛誕日等,也要加演,當時演傀儡戲的師傅地位崇高,大家都稱呼傀儡先生,一場演出有三齣戲碼,約十多分鐘,一天下來要演60多場,從早演到晚。 金西堡傀儡戲劇團成立於1988年,由蔡遠進的父親蔡甲庚一手創辦,蔡遠進從十幾歲便是父親的小幫手,因為不忍年邁的父親在舞台上攀高爬低,原本從軍的他決定承繼父親衣缽。 他請父親把每句台詞唸唱錄成卡帶,再帶到部隊聽,這樣邊聽邊學一年多,他已經可以獨當一面。蔡遠進又向「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團長薛熒源夫婦,及中國一級傀儡戲大師林文榮學藝,一般傀儡戲有9條線,他可操控16至19條線,他的老師則可操控到30多條線,把傀儡的動作、表情,展現得出神入化。 蔡遠進一家三代都與傀儡戲結緣,他的兩個兒子會鑼鈸和打鼓,所以每次演出,幾乎是家族總動員。蔡遠進曾獲邀到馬來西亞演出,金門旅居當地的「金僑」為之瘋狂。 金門著名的「傀儡師傅」蔡遠進(右二),全家人都是他演出時的最佳搭檔。(記者蔡家蓁/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