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1顆子彈王雲五孫子揭祖父險遭暗殺秘辛… 【泰國世界日報訊】今年台北書展歷史感十足,上海/台灣商務印書館各有120年、70年歷史。台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雲五孫子王春申走進國際書展會場展區,一眼望見王雲五編的「人人文庫」書車,欣喜如見老友:「這就是我在祖父客廳從小看到大的書!」今年台灣商務印書館70周年,與商務同年的王春申,決心要讓祖父的出版社延續下去。 1897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由夏瑞芳等四名印刷工人成立,這四人都從小上教會學校,英文不錯,初期雖只印製帳簿、教會圖書等,翌年就因翻譯印度的英語教材「華英初階」(1898)一炮而紅,此後逐漸以教育書籍為主,1920年代成為中國教科書最大出版社,也找了出身翰林的張元濟進商務。 1921年,胡適推薦王雲五到商務印書館任職,王雲五在1930年擔任總經理,開始商務現代史上的輝煌時期。然而國共開戰,王春申說,張元濟、王雲五立場不同,張元濟跟毛澤東走得近,王雲五跟蔣介石較近。 王春申說,後來毛澤東要張元濟把商務搬到北京,張元濟想找王雲五一起去,但王雲五不願意,也婉拒毛澤東找他當經濟部長。之後無黨無派的王雲五,並沒跟蔣介石去台灣,而是去了香港,就是想在香港開書店。 一聲槍響,改變了王雲五和王春申一生。王春申說,他三歲半那年,一天祖父抱著他,他手上拿著一輛玩具救火車,忽然救火車掉在地上粉碎。王春申說,當時祖母還罵他幹嘛摔車,結果一看窗上有個小洞,才知是有人要暗殺祖父,結果「一輛玩具車救了我和祖父兩人」。王雲五就此帶他奔走到台灣。 台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雲五孫子王春申,與祖父編的人人文庫合影。(記者何定照/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