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汕頭訊】《汕頭日報》報導,丁酉雞年正月初六,一曲抒情優美的《月下金鳳花》響徹汕頭國際大酒店4樓宴會廳,近600名「老國酒人」歡聚一堂,共敘往日同事情誼。本次聚會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他們既是對汕頭國際大酒店精雕細琢服務的概括,也是近600名「老國酒人」引以為豪的形象寫照。大家以「同學」相稱,把原國酒總經理李聞海先生親切地稱呼為「李校長」,共同祝賀曾經的「母校」——汕頭國際大酒店成立30周年。 「一片如水的月色,洗淨你旅途的風沙,千百張溫柔的笑臉,帶給你一個溫暖的家。國際大酒店,一朵月下的金鳳花,展示著潮汕平原的絕代風華……」大家歡聚一堂共敘情誼,同唱一曲《月下金鳳花》,情至深處,有的甚至熱淚盈眶。 國酒當初是許多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當時可以說是最正規的國際酒店管理,在大概念來說,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產物,但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正規的國際酒店管理培訓下,他們個人的價值得到提升。現任正大集團華南區副首席代表、卜蜂蓮花副總裁的王珏時任酒店的公關經理,她告訴記者,「當時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我來說,才華得到發揮,每天都是充滿激情地干活。如今想起來很感恩與感謝當時培養我,讓我成長的香港利園國際管理集團和汕頭國際大酒店。」 78歲的王姨也是國酒元老級員工,她說道,她和丈夫都是「國酒人」,30多年前的機緣巧合,她伴隨從事基建工程的丈夫來到國酒工作,是汕頭國際大酒店的第一批老員工,當年就職於酒店的醫務室,「30年花開花落,時間無情人有情,難得30年後我們這些老國酒人還能聚在一起,人間自有真情在,我作為「老國酒人」,曾為汕頭國際大酒店做過貢獻奉獻青春,覺得很自豪,青春無悔。」 這是一個奇特的聚會,他們從全國各地,甚至新加坡、美國等國外專門趕來聚會,但這既不是同學會,也不是親友聚會,而是企業員工的大聚會,有的員工已經退休多年,有的甚至離開企業近30年、在全國各地及至國外擔任其他要職,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家情深意長互相擁抱,共敘一起在國酒度過的青蔥歲月,在他們的記憶最深處情最濃。「老國酒人」共同回味若干年前的磨煉和拼打,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各自都有精彩而值得品味的閱歷體驗。 這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更有一種獨特的凝聚力。在新加坡趕來聚會的75歲許秀真女士祖籍潮安,是新加坡永昇旅行社董事長,1988年2月28日,她率團來汕首次下榻汕頭國際大酒店,正是國酒獨特的文化,才吸引了旅行社的客人每年都來國酒下榻。「多年來,在各方面我們都感受到國酒的真誠,亦商亦友,我們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現任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副會長陳少川是第一屆「國酒人」 ,他說道,「從機遇上說,我們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運氣,非常幸運能踏上這個平台,汕頭國際大酒店30年前的酒店管理模式,可以說是在當時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酒店史上是一個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