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江蘇訊】《新華日報》報導,將於5月14日—15日在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備受世界關注。作為對外開放大省,江蘇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近3年,江蘇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天起,泰國世界日報推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先行先導作用」系列報導,概覽江蘇實踐,策應高峰論壇。 江蘇向來以製造聞名。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加速落實,江蘇製造的國際合作舞台迅速拓展,江蘇製造轉型升級迎來重大歷史機遇。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先行先導作用,江蘇不僅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冶金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花開異國,而且近年快速成長的光伏、輸變電、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也在他鄉綻放光彩。 「走出去」產能合作唱主角 蘇企「走出去」,國際產能合作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從中國生產零部件、國外加工組裝,到全產業鏈複製輸出,江蘇製造國際合作長袖善舞、捷報頻傳。 上個月,中材國際工程公司在巴基斯坦相繼開工兩個水泥廠項目,一條生產線日產水泥6000噸,一條日產5000噸,合同總額超過2億美元。就在不久前,這個公司還在印尼新簽一個合同額1.7億美元水泥廠項目。 「公司在建和即將完工的境外水泥生產線項目超過10個,主要分佈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地區,平均合同額都在2億美元上下。」中材國際資產財務部部長陳延明感慨,公司的海外業務風生水起,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強勁推動。 在非洲再造一個「陽光」,是江蘇陽光集團的「小目標」。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曹秀明說,陽光集團作為全國最大高端面料生產企業,現有年產能16萬紗錠,面料3000萬米。作為全新戰略,公司正加快海外佈局,建立埃塞俄比亞工廠,從漂洗、面料生產再到棉花種植,計劃分三期實施,總投資10億美元。一期投入3.8億美元,年產能5萬錠,1000萬米麵料、100萬套西服,相當於公司現有總產能的1/3,今年10月有望投產。這段時間已有老外將明年的訂單下給非洲項目。 傳統優勢產業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江蘇省一批新興產業也在國外大顯身手。 去年12月,越南北江省雲中工業園年產能700MW的14條高效多晶電池生產線投產,總投資1.36億美元, 產品主要面向歐洲、美洲、日本等海外市場。這只是常州天合光能「走出去」參加「一帶一路」建設的動作之一。幾年間,這家公司投資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的太陽能項目均已投產運營,跨國經營足跡遍及63個國家。 南瑞集團看準英法兩國發展清潔能源時機,加快電力技術和裝備「走出去」。繼在泰國實現本地化生產、承建肯尼亞輸變電總包項目後,去年又成為英國國家電網公司蘇格蘭柔直總包項目唯一合作夥伴,還通過法國國家輸電公司英法柔直項目資格預審。總經理奚國富說,「南瑞集團的國際化路徑,是從發展中國家向歐美髮達國家全面拓展,實現歐美高端電力市場的突破。」 截至去年,江蘇省赴「一帶一路」投資已覆蓋64個國家中的54個。去年赴沿線國家投資項目222個,協議投資30.9億美元,其中製造業投資15.4億美元。 一項合作釋放多重效應 在國際坐標體系中放大比較優勢,加快佈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江蘇製造努力實現與世界共享共贏。 對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言,綜合成本持續攀升已是眾多企業的現實痛點。 「中國紡織業人工費已超過成本的35%,4000元月工資還招不到人。加上水電氣費、原材料成本、綜合稅費等,行業平均利潤率不到3%。在非洲,一度電只要2美分,水幾乎免費,工人工資每月50美元。投資非洲是一種選擇。」曹秀明說,非洲工廠建成後,江蘇陽光集團總部產能將相應壓減。 天合光能海外投資項目全部實施,將帶動光伏原材料、光伏設備等一系列配套產業產品出口。僅光伏材料,年出口有望達到8億美元。去年3月投產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國)有限公司,年產電池片700兆瓦、組件500兆瓦,面向歐美市場。產業鏈配套發展最終必然在當地形成產業集群。 江蘇製造「走出去」,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送去巨大紅利。 中材國際境外項目的實施,填補多個所在國的產業空白。陳延明舉例,尼日利亞使用的水泥長期靠進口,為此每年要消耗大量外匯。 2008年,中材國際幫助興建第一條水泥生產線,至今已有7條線建成並運營,由此尼日利亞不僅水泥自給自足,還實現出口賺回外匯。 徐礦集團2005年進入孟加拉以來,在該國深耕煤炭開採業多年,為當地開採大量煤炭,孟加拉煤礦因此有了第一代產業工人。 放眼「一帶一路」覓商機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江蘇省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應有之義。各級政府部門、廣大市場主體,都在努力促進江蘇製造「走出去」步伐更快更紮實。 2015年,江蘇省出台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行動方案。去年1月,江蘇省與國家發改委簽署《關於建立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委省協同機制的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商定將江蘇企業在埃塞俄比亞、柬埔寨等國的29個項目和園區作為首批國際產能合作重點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協調推動。省級層面,建立由省發改委、商務廳牽頭、22個省級部門和主要金融機構參加的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省發改委出台《江蘇省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三年行動計劃》,成為全國最早出台的省級層面行動計劃。 推動製造業項目有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江蘇省重抓項目建設、推進與重點國家的合作。省發改委副主任趙建軍說,省級國際產能合作滾動項目庫已排出266個重點合作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56億美元。由江蘇省負責實施的國家專項工作—中國—阿聯酋國際產能合作示範區進展順利,中江公司等4個投資主體組建的江蘇海外投資公司有望本月完成註冊。 「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體量大、投資回收期長,商業之外存在較多不可控因素。江蘇省積極創新融資模式,發揮各類資金、基金的「四兩撥千斤」撬動作用。省發改委、省財政等加快組建江蘇國際產能投資基金,初期規模10億元,支持江蘇省企業「走出去」投資境外。商務發展資金明確,對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項目,補貼比例上浮30%。去年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一帶一路」沿線佔比已達60%。 越來越多江蘇企業正以「沿線所需、我國所長」為原則,加快推進在手合作項目建設。 金昇集團投資建設的烏茲別克LT項目,曾獲烏茲別克斯坦總統令,規劃產能100萬紗錠,總投資35億元。繼一期項目12萬紗錠投產後,集團抓住機遇加快後續項目進程。 已在海外6個國家設立8家工廠的亞普汽車部件股份公司,又將新的投資目的地放在德國,興建全資子公司亞普德國公司,以助力亞普公司躋身全球燃油系統供應商行列。 跨國併購屢試不爽的三胞集團表示,「一帶一路」風正勁,沿線國家金融、零售和醫療養老方面的投資發展機會也越來越多,將銳眼觀天下,合作求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