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16日電】川習會後「百日計畫」逐步推進,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對美國政府做出貿易讓步,中國農業部日前宣布,批准進口兩種由美國企業開發的轉基因產品。中國已收緊對轉基因作物在國內耕種的限制,但卻允許進口作物被用於龐大的動物飼料產業。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農業部宣布,批准陶氏益農公司的Enlist玉米,以及孟山都的Vistive Gold大豆,可以進口中國。去年中國政府只批准進口一種轉基因作物新品種。 報導中說,今年5月,中國政府承諾加快對來自美國的八種轉基因作物的評估。這是3月「川習會」後「百日計畫」的一部分。 北京諮詢公司齊納百思農業分析師表示:「今年中國的進展已經超過了去年。很明顯,這和與美國的百日計畫有關。」 過去10年,由於肉類消費量不斷攀升,助長動物飼料產業,也使大豆的需求急劇上升。去年,中國進口逾8000萬噸大豆,這些大豆主要來自巴西和美國。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2016年的貿易規模達到210億美元。 中國政府對於特定轉基因產品的進口,向來持非常強硬的立場。2013年,中國政府曾拒絕多批美國玉米,原因是它們含有先正達生產的名為Agrisure Viptera的轉基因玉米品種,中國政府並未批准進口這種玉米。 中國農業部還更新對14種其他轉基因作物品種的進口許可,其中包括先正達的Duracade玉米、孟山都一種甜菜品種和三種拜耳(Bayer)的油菜籽產品。這些進口許可的有效期可持續三年。 這些進口許可公布之際,中國化工對歐洲重要種子和農藥公司先正達44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接近完成,中國政府試圖獲得對農業化工市場的更大控制權。2014年,習近平曾呼籲中國要「占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 由於中國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具有健康風險,除了棉花和番木瓜,中國政府不允許耕種任何轉基因作物。進口生物技術產品在中國總計需要七年才能獲批,而在其他主要市場總計只需要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