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官員表示,台灣固定投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持續下降,去年固定投資占GDP比重降至20.9%;其中,公共投資下滑的速度又比民間投資更快,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坦言,這是一種「警訊」。 經濟部統計處17日公布台灣購買生產性資產的固定投資金額及年增率數據分析,統計顯示,近10年來,固定投資占GDP比重下滑3個百分點;其中公共投資比10年前下降1.6百分點,民間投資比10年前降了1.4個百分點。 王淑娟說,公共投資的金額只約民間投資的五分之一,占比已經小了,下滑速度又更快,顯見台灣公共投資建設的不足。公共建設投資通常反映在公共行政及國防的支出;在這項支出上,台灣的占比低於日、韓。 王淑娟表示,台灣近年受制於財政狀況,公共工程投資占GDP比重,已連續7年縮減。這代表公共投資擴大的力道,遠不如GDP成長的速度,以致公共投資占GDP比重會一直往下掉。 王淑娟表示,固定投資除了可以挹注當年經濟成長之外,也是蓄積資本存量,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基礎建設才是可長可久的方向。而政府能做好基礎建設,才有更進一步的力量吸引民間投資;但台灣在民間投資、公共投資占GDP的比重出現「雙降」,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世界各國都出現固定投資占GDP比重下滑的現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的報告,金融海嘯發生當下,各國都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但貨幣政策已經面臨瓶頸,無法刺激經濟成長。王淑娟指出,IMF認為改善途徑有二,一是改善經濟結構,再者是從事財政刺激政策,即是靠政府擴大公共支出。 儘管固定投資占GDP的比重持續下滑,但受惠於景氣回溫,以及台灣高科技業為了因應國際競爭,積極擴充設備、提升製程,我國固定投資金額已經連續4年成長;行政院主計總處也預估,今年固定投資將達近台幣3.7億元,年增2.3%。 智財投資6年連升 比日韓快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台灣固定投資資產型態中,研發軟體等智慧財產投資占比已經連續6年攀升,去年達到22.5%,爬升的速度也比日、韓來得快,是各種資產型態中表現較好者。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台灣智慧財產增加的速度,比南韓、日本快一點,雖然固定投資成長很慢,但智慧財產增加速度有比其他型態稍快,這是一個好現象。這代表台灣企業注重研發,努力耕耘研發投入,對創新是有幫助的。 固定投資的型態大致可以區別為營建工程(不含土地)、運輸工具、機器設備、智慧財產等4大類,10年前台灣投入智慧財產的比重只約1成5,去年已上升到22.5%,比重高於南韓的20%,趨近日本的24%。 但由於台灣公共投資占比持續下滑,去年營建工程的占比就只剩下35.5%,遠低於南韓逾5成,日本的4成5。 此外,台灣產業結構不夠分散,高度集中在高資本密集產業的科技業,尤以高資本密集的半導體為重,機器設備投資金額極大,以致機器設備占固定投資的占比高達3成5,遠高於南韓的2成以下、日本的2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