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
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泰国世界日报

搜索
热搜: 泰国 政治 攻略
泰国世界日报 首頁 財經 台湾经济 查看内容

警訊!52家企業面臨衰退困境

2017-8-28 20:32| 发布者: 川页顺子| 查看: 2171| 评论: 0

读新闻

警訊!52家企業面臨衰退困境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蔡政府上台後力推「5+2」產業創新計畫,但台灣不少企業目前則面臨「衰退困境」,包括宏達電、宏碁、聯電等大型企業,過去十餘年來市值衰退為「中型企業」,華映、茂迪、威盛等「中型企業」則成為「小型企業」,見證台灣產業的發展變化。專家指出,台灣尤其是科技、面板和部分傳產業者正面臨結構性轉型,且有可能轉不過去的存亡危機,政府該做的是創造友善經營環境和趕緊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否則企業一開始衰退,應該「就回不去了」。

台灣董事學會分析2005到2016年間台灣1624家上市櫃公司的市值變化,有8家大型企業市值縮水為中型企業,中型企業成為小型企業有44家。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說,這是很大的警訊。

8家「大變中」 多做代工

董事學會調查,8家「大變中」企業的平均市值從期初的109.5億美元掉到27.6億美元;8家公司是宏達電、聯電、友達、鴻準、仁寶、宏碁、TPK(宸鴻),唯一的傳產業是遠東新。蔡鴻青說,不管是「大變中」或「中變小」的企業,最多就是科技和面板業,公司經營特色多是「代工」,以手機供應鏈來說,大客戶過去還有摩托羅拉,近年只剩下蘋果;只要蘋果有新機,供應鏈的公司跟著打上「蘋果光」,但若哪天連蘋果都沒了,恐怕真的會歲月無光。

蔡鴻青說,科技業早就面臨轉型的結構型問題,純粹只做代工「看不到產業的長期成長性」。但值得關注的是,遠東新市值衰退除了和行業周期有關,也凸顯台灣整體化工、化纖業正面臨嚴重的關稅壁壘問題。

憂關稅壁壘 盼快洽簽FTA 

目前區域國家除了台灣,都積極簽署FTA,中國、東盟和南韓互簽FTA,東盟國家輸入中國、南韓輸往東盟產品,許多都是零關稅。台灣業者本希望兩岸貨貿協商能降低「石化、面板、工具機、汽車」等商品銷往中國關稅,但如今卻面臨兩岸關係停滯。

一名傳產分析師說,若台灣化工產品外銷區域市場關稅降不下來,業者又只留在台灣,說不定「一整個產業會全死光」。不過,遠東新在6月股東會後宣告將調整產能結構,未來要下壓台灣產能,提高大陸廠和越南廠產能。

台灣企業除步入衰退困境,上市櫃公司這2年也「瘋減資」。蔡鴻青說,除了稅制考量,減資與企業衰退現象其實可連結觀察,因為企業減資就是告訴大家「我沒有成長」;企業減資把錢還股東,代表「公司沒法將資金運用得更好,只好把錢還股東」。但減資後,上市櫃公司規模變小,負面效應是「台灣資本市場也會愈來愈小」。

面對台灣企業的轉型難題,蔡鴻青指出,政府除應認真思考簽署FTA,該做的就是「提供友善的經營環境」,台灣企業不需要政府三不五時就創造一個「產業政策」,要的是一個「有水有電不反商」的投資環境,若這些基本指標都達不到,就不要怪多數企業想往外跑。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新闻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本文作者个人意见,与世界日报立场无关;
2、世界日报所有新闻由责任编辑编译后发表;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责任编辑和世界日报编辑部的同意;
4、责任编辑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站部分内容翻译自泰国媒体,但并不代表世界日报赞同其观点并为其观点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明年6種經濟水果產量有望破368萬噸
【編譯羅粟粟/曼谷報導】農業及合作社部轄下農業經濟辦事處副秘書長...查看全文
借鑒國外PCB成功案例 發展世界級生產出口基地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商業部貿易政策與策略辦事處透露,世界上許多...查看全文
泰郵政依託「ThailandPostMart」電商平台銷售社區產品
【編譯黃聖/曼谷報導】泰國郵政有限公司和東部經濟走廊政策委員會(E...查看全文
2025年工業園區倉儲將隨外資、電商成長
【編譯葉子/曼谷報導】受東盟地區生產基地擴張、電子商務擴張和電動...查看全文
手机版

轻松读报,链接世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世界君亲密互动,还有劲爆奖品等你来拿!

官方微博

最快最准泰国即时新闻,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