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台灣推動2025年再生能源要衝到發電量的2成,但因為「看天吃飯」特性,目前無法精確預測再生能源發電量。經濟部能源局規畫未來8年投入16億元台幣,推動「區域性儲能設備技術示範驗證計畫」,目標是裝置容量達到15MW(百萬瓦),以併聯容量已飽和的中南部地區先推動。 能源局表示,初步8年內完成25件示範案例,今年規畫一件示範案例,儲能裝置容量達500瓩,「這算是小型的容量,我們先從小型的開始實驗,之後再看看能不能放入大的儲能設備」。 官員說,儲能裝置與電網的原理很簡單,如果說電網是一個大水池,儲能裝置就像在水池上面放置一碗水,不論再生能源是多流的水(多發電)還是少水(少發電),都會先流入碗內,幫助減少變動量。電力系統也有緩衝機會,不會受到再生能源直接影響。 能源局表示,台電擔心一條饋線裝了太多太陽光電,不穩定性有可能會影響電壓,因此訂出電壓變動率不超過3%的規定。目前中南部因為光電裝置量密集,都有饋線飽和區,讓一般家戶不容易再新裝置再生能源。區域性的儲能裝置,可望可以解決饋線飽和問題,目標是再擴大200MW的再生能源裝置量。 能源局表示,初步會先從家戶光電較密集的中南部開始嘗試,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甚至屏東都有饋線飽和區。此外,儲能裝置會先從區域性的變電站開始做起,預計會對區域性的電網有幫助。實際應用來說,也可輔助使用太陽光電,例如中午時太陽光電發電強烈,可以先將太陽光電儲存起來自發自用,便不影響電網。或是傍晚、入夜期間,可使用太陽光電所發電力,達到節能減碳成效。 官員指出,儲能設備室對區域性電網較有幫助,不會照顧得到全國的電網。儲能設備雖然能幫助調節再生能源的變動性,按照國外經驗,還是要靠電力電度、抽蓄水利等來達到再生能源調度目的。 台電:再生能源難預測 也不能調度 【泰國世界日報系台北報導】今年8月7日亮起今年第一顆紅燈,但光電與風電當天發電量也增加20萬瓩,台電直言,再生能源很難精確預測發電量,也是屬於不可調度的機組,未來如果再生能源真的達到發電量兩成,還需要再研究如何精確預測、調度。 台電表示,再生能源不是可以調度的機組,「我們盡量去預測地很精確,但如果真的發電量不如預期,我們也不可能去調度光電跟風電,要他們多發」。相反地,台電只能靠備轉容量,或是調度抽蓄水力或是火力機組多發電,來填補再生能源比預期少的缺口。 台電表示,目前台電使用的預測軟體,與氣象局風場即時資料連線,可提供未來48小時風力發電量的預測。太陽能方面,因太陽能發電場所分散,即時發電資料普及率不高,目前是依據氣象局天氣預報,並參考以往太陽能發電實績值進行推估。 台電指出,目前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低,對於電力調度影響不大,但未來政府目標是達到兩成。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控制性及間歇性,台電因應方式包括提升電廠升降載能力、增建抽蓄機組、建置儲能裝置、智慧電網強化負載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