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日前召開年會,來自全球近190國的財金首長對全球經濟的普遍看法可用「Yes, but」來概括;一方面對經濟好轉表示興奮,但也對一連串存在與潛在的挑戰表現審慎態度。 支持Yes 經濟成長更高 有4項因素支持Yes,分別是: ─全球經濟成長更普遍,且更持久。IMF預估2017年全球成長率率為3.6%,優於去年的3.2%;預估2018年為3.7%。 ─金融情勢寬鬆,支持消費,且不必擔心通膨率及通膨預期上升。 ─金融市場波動幅度非常低,且幾乎各類市場都如此,使資產價格得以扶搖直上。 ─期待已久的成長政策可望實現,經濟加速成長有望,尤其是歐洲與美國。 傾向But 將產生動盪威脅 但傾向「But」的因素也不少: ─已開發國家出現一些經濟關係混亂現象,例如生產力、薪資決定與通膨動能等;還有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衝擊。 ─各國視強勢貨幣為「燙手山芋」,幾乎沒有國家願意且能夠承擔本國貨幣持續強勢。 ─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衝擊,以及歐洲與北美的貿易安排究竟將如何?仍充滿不確定。 ─各國政府與企業界對科技巨擘的反彈升高。 ─國際經濟秩序區塊化的可能性升高,包括跨國與跨區域。 ─北韓核武威脅升高。 ─貧富不均持續為憤怒政治、社會分化與政黨兩極化火上澆油。 兩邊砝碼 隨時間不斷加重 儘管「Yes」與「But」兩邊的砝碼都隨著時間而不斷加重,但投資人卻樂於維持「逢跌買進」的操作策略,近月來更持續加碼,從先進國家的股、債市場延伸到幾乎所有的資產。 長此以往,上述複雜的因素將使全球經濟與市場陷入「拉鋸戰」。如果「Yes」面勝出,經濟成長將更高、更包容,資產價格將有更堅實的基礎,貨幣政策正常化更按部就班,跨國性緊張減緩,也為各國政治提供較佳的氛圍。 那方取得優勢 仍難以預測 反之,如果最後是朝「But」方向傾斜,將產生經濟衰退及金融動盪的威脅,政策錯誤、貿易惡化及匯率緊張的風險均升高,並使國內政治更加對立。 最後究竟是那一方面取得決定性的優勢,仍難以預測。只有等到市場出現重大動盪時,才可能說服交易商與投資人放棄現有的投資策略。 (作者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