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成為洗黑錢者、毒犯和恐怖組織的目標。世界各國紛紛採取措施、展開合作,共同推動對比特幣的全球監管,歐洲列國走在最前面,甚至提出20國集團(G20)聯合監管。 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早前建議,邀請G20成員考慮加入對比特幣的聯合監管。有關提議已獲義大利政府的支持,歐盟也考慮引入英國方面適用於比特幣的規則,德國也擬加入陣營。 德國財政部指出,商討虛擬貨幣在國際層面上的投機風險以及其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是很有必要,將於明年4月舉行的下一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是對虛擬貨幣展開相關討論的好時機。 勒梅爾坦言,他認為比特幣可能會被用來掩蓋毒品交易和恐怖活動,而且明顯有投機風險;義大利財長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認同法國。歐盟與各成員國亦同意檢討區域內的反洗錢規則,將監管框架延伸至持有、儲藏和交換虛擬貨幣的公司,這些公司必須確認其客戶身分,並上報所有可疑活動。美國對比特幣實行牌照化管理,但各州對待比特幣的態度有所不同,對於比特幣的一些衍生金融產品,美國不同監管部門的態度也不一樣。 在亞洲,中國今年對虛擬貨幣進行廣泛打擊,禁止為首次代幣發行融資,並於9月勒令一個專門從事比特幣交易的大型交易所停止交易。中國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一向謹慎,擔心中國消費者會利用它們避開向海外轉移資金的嚴格限制,以及用它們來洗錢。 南韓金融監督管理局(FSS)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並非屬任何一種形式的貨幣,故無意擴大監管相關交易活動,更指若當局加強監管,會使因投資者誤讀為當局承認其貨幣地位,從而激勵虛擬貨幣的交易。 新加坡金管局也憂慮公眾因為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價格近期急升,會被吸引前去投資相關領域,發出了比特幣由投機活動推動,價格大跌風險很高的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