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19日電】李可染的字畫偽造得唯妙唯肖,還拍出人民幣5000多萬!貴州遵義公安近日摧毀一起製販名家字畫的犯罪集團。嫌犯透過高超臨摹技巧、偽造收藏證書、勾結字畫商或鑑定人員甚至拍賣公司等方式,真假混拍牟利。其中偽造字畫囊括齊白石、徐悲鴻、啟功、郭沫若等名家,成交額逾人民幣6000萬元,令人瞠目結舌。 新京報報導,公安機關查明,北京書畫圈「名人」汪某自2004年以來,偽造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字畫87幅,並透過他人在拍賣公司進行拍賣,成交額達6000多萬;另一名嫌犯鄭某自2000年以來將其偽造的啟功、郭沫若等名家書法進行銷售,獲利1182萬元,將其偽造的36幅名家書法進行拍賣,獲利300逾萬元;嫌犯張某則自1998年以來在天津偽造范曾字畫作品,向他人銷售87幅,獲利700多萬元。 隨著犯罪集團的落網,報導還披露了偽造的名人書畫如何以假亂真,進入市場流通? 據悉,在汪某等人的套路中,用偽造的印章給仿作蓋章,是將一幅臨摹作品變成贗品的第一步。但拿到權威人士開出的鑑定證書,才是關鍵性環節。找權威人士開具證書,除了憑借過硬的關係,還有各種套路。 報導指出,著名畫家李可染的親屬開了個畫廊,專門鑑定李可染的畫。 汪某稱,他注意到親屬鑑定時會比較注重幾個細節,將這幾個細節畫好了,就可以騙過李可染親屬的眼睛。 仿作、印章、鑑定證書全部到手後,造假者下一步要做的是尋找銷售渠道。汪某說,「我不把假畫送到拍賣公司,都是別人送過去,把我的那份錢給我,這是規則」。 警方查證,汪某多年來透過董姓字畫商、曹姓拍賣公司董事長等15人,在多地23家拍賣公司拍賣仿作。 汪某供稱,一般是根據送拍人的「能量」來定分成比例。董姓字畫商坦承,「按照約定,送到小的拍賣公司,拍賣分成是三七(汪某占七成)或者四六(汪某占六成),送到大的拍賣公司是五五分成」。 除了字畫商人,造假者與鑑定人員之間同樣有利益聯盟,都能幫助造假者以假亂真。、此外,名人字畫仿作的流向,除了直接賣給有送禮等需求的人之外,主要渠道是拍賣公司。 不過,送拍也有一定的講究。曹姓拍賣公司董事長指出,2013年,他買了三幅帶「姚偉」上款(即該作品被贈送給姚偉收藏)的李可染真跡書法,想找嫌犯汪某幫他「補」一幅同樣的,摻雜在這三幅真跡裡賣。「這樣能降低我買真跡的成本,提高這幅假書法的可信度,也能賺取利潤。」 董姓字畫商人也說,「去送拍的作品要和真跡摻在一起才好送,光是假的不好送」。 送拍這一環節中,也可能存在拍賣公司人員與售假者結盟的情況。嫌犯鄭某透露,北京一家拍賣公司的某些業務員明目張膽地收假畫上拍,和委託方分成。 嫌犯汪某指出,拍賣公司利用拍賣法中「不擔保真偽」等條款,將大多數拍賣行變成了一個合法的銷售假畫、假藝術品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