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17日電】螺髻山位於四川涼山州境內,縱跨西昌、德昌和普格3市縣。其南北長64公里,東西寬35公里,總面積2240平方公里,螺髻山山勢險峻孤傲,海拔2500米以上密布第四紀冰川遺下痕跡,是中國冰川博物館。 華西都市報報導,進入6月,正是螺髻山最美的季節。在螺髻山景區管理局局長日海補傑惹的帶領下,團隊正穿行於一段東北西南向長約近百米的古冰川峽谷的腹地。編為1號的冰川刻槽巨石出現眼前,刻槽形態之完美、規模之巨碩,的確可定位為國家級古冰川遺存。 螺髻山山脊高出海拔4000米的山峰有58座,到處可見尖峭林立的角峰,寬坦如盆的冰窖槽谷,形若瓜瓢的冰斗,貌似澗槽的溪谷,疊形起落的冰坎,光潔滑潤的冰溜面、羊背石…罕見的冰川鍋穴集中在山北端溪谷的側磧壠崗上。鍋穴的形成是當年冰川從冰斗、冰窖流出時,夾雜有大量砂石碎塊,在移動過程中對谷底基岩的刨蝕作用形成凹坑。 報導指出,地質學家普遍相信,冰川的出現對全球氣候和生物發展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第四紀冰川直接作用於人類的生存環境。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研究,始於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1965年,時任地質部長李四光組織的西南第四紀冰川考察隊,把螺髻山列為重點進行綜合考察。在這裡,他們興奮地發現了國家級巨碩的古冰川刻槽。李四光於1966年5月11日致信另一位地質學家段為倜,認為中國第四紀古冰川地質工作應該以螺髻山等典型地區作為依據。 螺髻山古冰川刻槽集中出現在基岩裸露、呈東北西南向的清水溝源頭、大冰窖口附近及前緣溪谷長約2公里的地段,目前已發現5處,刻槽多在山谷兩側的冰溜面上,並且從高處到低處,越往下越大。螺髻山的絶大多數湖泊,都是第四紀冰川的一批巨大囤冰場所,據衛星資料顯示,螺髻山共有冰蝕冰磧湖33個,黑龍潭是最大的冰磧湖。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螺髻山像一個植物園。」導遊向俊在工作中常常感慨:「整天在山中轉來轉去,真是一種享受,人都要多活好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