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北京25日電】耗資上億人民幣打造、位於河南鄭州中牟縣的賈魯河大橋一度被稱為鄭州新地標,今年3月正式通車。不過,媒體披露,才剛使用了四個月的大橋橋面已出現大量破損,需要重新翻修,其主要原因竟是沒驗收就通車,還放行超限車輛頻繁駛入。 央廣網報導,中牟縣人文路跨賈魯河大橋位於河南鄭州中牟縣綠博文化產業園區人文路與賈魯河交會處,工程總長890米,橋梁總長526米,寬55米,共布置18根斜拉索,斜塔形式及高度在全球均為罕見,寬度上號稱為同類型橋梁亞洲之最。 但近日,實地走訪這座僅通車四個月的「明星橋」,卻發現大橋東半幅已設置圍擋施工,車輛只能通過西半幅導流通行。正在施工作業的工人張師傅說:「這個又返工了,這邊翹起來了,攆裂了,這麼厚一層起個泡了,變形了。」 報導稱,在現場發現,東半幅橋面新鋪的瀝青看起來乾淨平坦,但圍擋之外的橋中間和西側,橋面裂縫和破損隨處可見,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石子下面的鋼板。 針對大橋為何短期內就出現路面損壞的問題,承建方、中國水利水電第11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牟項目部總工程師李廷鈺直指,雖然賈魯河大橋是今年3月20日正式通車,但當時項目並沒有通過驗收。通車沒幾天,還發現超限大車頻繁駛入,曾兩次以書面形式向大橋管理方、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建議,要限制超限車輛通行,但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據報導,對此,大橋管理方、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一位劉姓負責人說,賈魯河大橋以東的清源大橋和以西的萬三公路都在施工建設,迫於進出中牟縣南北方向的通行壓力,就提前讓賈魯河大橋投入使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