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佑生╱綜合10日電】新加坡去年6月底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路攻擊,150萬人的健康紀錄資料被盜取,包括總理李顯龍的病歷;政府調查報告10日出爐,結論是國家政府支持的駭客犯案,報告指:「駭客攻擊有清楚的目標,主要是總理的個資與就醫紀錄,以及其他患者的相關個資。」 星國政府表示,駭客的手法熟練且複雜,技術等級通常和外國政府有關連。報告並未點名是哪國政府所為,星國官員曾說,基於「國安考量」不會揭露嫌犯身分。 其實,案發時就有網路安全專家指出,相關攻擊技術非常先進,而且規模龐大,背後相信有國家參與策畫。 新加坡政府去年7月20日公布,有駭客以惡意軟體入侵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的系統,從2018年6月27日至7月4日盜取150萬名病人的個人資料,其中16萬人的處方紀錄也被盜。當中涉及姓名、身分證號碼、地址和出生日期等。事件發生在新加坡主辦全球矚目的「川金會」兩星期後。 李顯龍當時在臉書發文表示,他不知道攻擊者希望找到什麼,「也許他們正尋找一些黑暗的國家機密,或讓我尷尬的事。若是這樣他們會失望的。我不會告知別人我的用藥資料,也沒什麼驚人的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