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幽、险、奇、雄的天下第一奇觀-石林 天下第一奇觀-石林 雲南石林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約形成與2.7億年前,因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佈面積最廣、類型最齊全、形態最獨特而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 我的記憶中最早知道「石林」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昆明讀書期間,從公路邊「遊雲南必到石林」、「天下第一奇觀」、「路南石林」等廣告牌上看到。後與同學們在泰語老師的帶領下,乘坐「石林一日遊」公交車抵達石林。進入石林景區後便被其壯觀、雄偉、險峻、奇美的景觀、以及漫山遍野的蒼莽岩石所震撼。 而最早的文字記載,則是清康熙五十七年【路南州志】所記載,「石林,岩高數十仞,攀援始可入,其中怪石林立,入千隊萬騎,危檐逐窟,若九陌三條,色俱青,嵌結玲瓏,尋之莫盡,後有伏流清冷如雪。相傳有人與隆冬遙見石上有李二珠,果實鮮紅,臨不及取,次日尋之不見,俗呼李子菁」。 上述文字所提及的李子菁,是現在的石林景區,又稱「大小石林」,包括西北面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萬年靈芝、東面的李子園菁5個片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 石林奇觀-石軍列陣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所組成,這裡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達的獨立岩柱高度超過40米。著名的景點有蓮花峰、劍鋒池、極狹通人、象距石台、幽蘭深谷、鳳凰梳翅等。而民國時期雲南省主席龍雲所提「石林」二字就刻在大石林入口。整個大石林中峰迴路轉,仿佛行走在「密林」之中,幾經周轉方可登上「望峰林」便可見大石林全貌。 存在2億7000多萬年的石林 小石林:與密集的大石林相比,臨近的小石林便顯得疏朗、清雅、秀美。寬厚敦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個「園林」。當中最註明的景點為「阿詩瑪」,上個世紀60年代一部象征彝族撒尼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讓「阿詩瑪」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愛情之石。 石林最為動人的愛情傳說-阿詩瑪 李子園菁:在大、小石林環路以外,方圓數十里的荒山野丘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奇柱異石,可稱得上是有聚有散,有起有伏,保持著自然的風貌。李子園菁的叢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岩畫,有奔放粗獷的人、獸、星、月等圖像。經有關專家考證之後,認為這屬於原始宗教內容,應該是遠古彝人所留下。附近還有一座高約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猶如一朵巨大的靈芝,故本稱為萬年靈芝。 石林風景區內園林風光 其餘尚有摩村石林、乃古石林、普豆石林、大菁坡石林、清水塘石林、尾博邑石林、營盤石林、興則石林、石廂子石林、文筆山石林、蓑衣山石林、長湖景區、大疊水景區等景區。 萬年靈芝 石林彝族節日-火把節 每年的農曆6月24日晚上,彝族人束薪為燎,以腥肉為牲,互相遺贈,謂之星回節,俗稱火把節。是中國西南彝族最為隆重和盛大的傳統節日,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 火把節寄託了彝族人民祈禱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家人健康的美好願望。千百年來,彝族人民在這一天歡聚在大石林景區內,摔跤、鬥牛、唱山歌,在篝火叢邊阿細跳月、在大三絃音樂中載歌載舞。 2007年,雲南石林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並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的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