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上周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呈現倒掛現象,敲響美國經濟衰退警鐘。川普總統十分警覺,因為這可能直接衝擊他連任。但他第一反應是對選民打「恐嚇牌」。他15日在一場造勢活動警告,2020年總統大選一旦民主黨人當選就會增稅;他若落敗,金融市場也會崩盤。「你們別無選擇,只能把票投給我,因為你們的退休金計畫(401k)會完蛋…無論你們喜歡我或討厭我,都只能投我一票」。這樣赤裸裸的「恐嚇牌」,是否管用呢? 且不說美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尚待確認;川普若落選,金融市場是否崩盤,看不出有何依據,但至少公債殖利率曲線罕見地呈現「倒掛」現象,說明川普一再吹噓的「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可能搞砸了,因為債市投資人看壞經濟前景,正意味對川普的經濟政策投下不信任票。 川普政府官員去年曾一再誇稱,經濟數據亮麗、就業好、股市屢創新高,說明川普2017年所推的減稅政策,已為往後多年高成長率鋪好路。然而今年各種經濟數據都顯示,川普推減稅對提振經濟只是曇花一現,不僅美國企業投資榮景並未實現,而且消費者個人欠債也創新高。至去年12月,欠債總額達4兆美元(以下同幣別),人均3萬8000元。密西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在今年8月,創下2016年以來最低。 川普把經濟榮景未如預期的原因,一是推給「不在狀況」的聯準會主席鮑爾一再加息,扼殺了經濟;二是責怪「別有用心」的媒體,一直唱衰他的施政,使消費者對前景感悲觀,因此不敢消費。他卻絲毫不承認他的「川普經濟學」存在任何問題。 其實「川普經濟學」核心只有兩樣,一是減稅;二是「關稅戰」。只可惜後者毀了前者。川普為企業減稅,固然讓企業手頭增加不少現金,然而他四處點火、不斷升級的關稅戰,對象除了中國,歐洲和加拿大、墨西哥、日、韓都受波及,讓企業裹足不前,懷抱現金觀望 ,等著看這位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統下一步會怎麼做。 川普對中美貿易戰形勢一再誤判,可說是亂局之源。他起初研判「貿易戰很好,很容易贏」,以為能速戰速決,卻並未看到中國經濟實力和韌性;在久攻不下後,他又未能沉住氣,層層加碼,不斷升高緊張態勢,把一場原本指望速戰速決的戰爭,打成了僵持不下的持久戰,最後弄得騎虎難下。 不少經濟專家指出,川普對中國輸美產品課徵關稅,是造成美國經濟減緩的禍首,因為關稅墊高的成本,都被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6日公布調查顯示,79%的紐約製造商表示,由於關稅戰,他們的成本增加;45%表示,他們在關稅戰後被迫漲價。但川普卻堅持,是中國付的關稅,美國物價並未上揚。 據經濟學家研究,過去50年中,每逢經濟衰退之前,美國都會出現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倒掛和經濟衰退之間通常可能相隔最多18個月。當前由於川普政府對中國貿易咄咄逼人的態勢,中美兩個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在貿易戰中兩敗俱傷,也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川普的幕僚越來越擔心全球經濟走下坡,會拖累原本強勁增長的美國經濟,從而影響川普選情,讓原本願意放任川普煽動性政策和言論的共和黨溫和派與獨立選民,都離他而去。有報導指出,川普日前無預警宣布延後實施9月1日對3000多億元中國商品關稅,推遲至12月15日起加徵,就是出於幕僚警告,別把今年聖誕購物季搞砸。 經濟一向是總統大選的重要指標。經濟一旦萎縮或欲振乏力,現任總統都會倒楣。1992年總統大選,選民因經濟狀況不佳,未讓剛打完波斯灣戰爭、聲望如日中天的老布希總統連任,而把票投給本來不看好的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 川普認為美國經濟已再度偉大,作為第一任期主要政績和連任的保證,然而經濟衰退的疑慮給他一記悶棍,讓他的連任蒙上陰影。明年11月總統大選投票前,假如經濟和就業不能穩定成長,他爭取搖擺州選票的主要訴求都將失效。即使恐嚇選民,也不再管用。 據RealClearPolitics在7月25日至8月15日所作民調,儘管川普目前支持率只有43%,不支持率達53.5%,但仍有53%選民肯定他處理經濟的能力。但如果過去兩年多來的經濟榮景,不能維持到選舉日前,選民態度就可能翻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