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川普是靠房地產起家的總統,腦中充滿「生意經」。和中國打貿易戰輸贏未定,卻動起買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的念頭。美國阮囊差澀,還想財大氣粗,買人家的領土。丹麥總理不客氣回嗆,川普大失面子,索性推遲訪問丹麥,還罵人家「惡劣,竟敢不甩美國」。川普狂妄自大,對盟國毫不尊重,丹麥人反問「阿拉斯加賣不賣?」讓美國無言以對。但收購笑話背後,可能隱藏重大戰略意圖,只是川普處理得太魯莽草率了。 川普的提議被美國和國際媒體普遍批評是幼稚、荒誕。卻不能否認,美國如能取得格陵蘭,將掌握更多天然資源礦藏,扼控北極戰略要衝,抗衡俄羅斯、中國積極在北極布局。但「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地產商總統看到黃金地段土地或建築就想出價,國際間卻不能強買強賣,「世界警察」更不能扮強盜出兵攻打侵占,態度太張揚,反而讓自己灰頭土臉。 格陵蘭原為丹麥殖民地,1935年納入丹麥,1979年成為丹麥自治領土,類似美國和波多黎各的關係。格陵蘭面積216.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台灣的60倍大,也是美國面積最大兩個州阿拉斯加州的1.26倍、德州的3倍,但人口僅5.6萬人,是世界最大的島嶼。 川普為什麼覬覦格陵蘭? 1.美國領土從建國到1960年代,花費近200年才從最初13州,透過戰爭、併購和歸順等擴增成今天的50州。阿拉斯加州1867年從沙皇手中以720萬美元、相當於每英畝兩美分錢買下。如今想買格陵蘭,並非川普首創。 1867年,安德魯‧詹森總統就因格陵蘭戰略地位和豐富資源,考慮購買。1946年,杜魯門總統曾開價1億美元黃金向丹麥購買格陵蘭,但被拒絕。二戰後,美軍在格陵蘭Qaanaaq設空軍基地,建雷達等監控蘇聯。而1917年丹麥以2500萬美元,將西印度群島(Danish West Indies)賣給美國,就是現在的美屬維京群島。川普如今在內外需求和刺激下,再起興起收購格陵蘭念頭。 2.格陵蘭島蘊藏豐富的鋅、銅和鐵礦,石油藏量估計近500億桶,還有巨量天然氣;「金融時報」報導,格陵蘭南部高原蘊藏約3850萬噸稀土礦,全球其他地方稀土總量約1.2億噸,可見其占比驚人,可能是世界蘊藏量最大的稀土礦床。 3.格陵蘭位於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間,80%土地終年被冰雪覆蓋,但近年融冰面積擴大,俄、中兩國都熱中經營北極開發,醞釀合作。一家有中國政府背景的企業,2018年提議在格陵蘭島興建3座國際機場,提供融資和興建協助,但最終沒建成,此舉引發丹麥和美國警惕和介入,要提供資金和協助。 對照中國極地考察船2017年秋天曾穿越北極航線;解放軍艦隊也曾經過阿拉斯加外海赴北極,美國2019年版「中國軍力報告」曾21次提到「北極」,指中國增加在北極活動,可能包含企圖把潛艦部署北極地區。為此,美國航母「杜魯門號」打擊群去年10月曾穿越北冰洋,顯示列強在北極的戰略部署和爭奪日益吃緊。 4.川普和幕僚討論收購格陵蘭,極可能是因格陵蘭戰略地位重要,而中國威脅封堵美國稀土供應,美國確實在乎稀土。中國「一帶一路」主要向南亞、中亞和中東和非洲,但企圖染指的範圍顯然不僅是「帶」、「路」周邊國家,格陵蘭建機場的意圖讓美國警覺,美俄中北極爭霸,刺激川普再提購買格陵蘭想法。 川普想從戰略上為美國爭取長遠利益,動機值得肯定,但手法卻嫌輕薄魯莽。這是有損友邦主權尊嚴的提議,理應私下找智庫研究、外交官探詢,洽商兩國合作開發的可能性,再透過外交管道和元首協商敲定。川普卻違反外交慣例,大喇喇片面討論,再透過推特張揚罵人。CNN說,川普喜歡說讓人吃驚的話,吸引大眾注意,這是他一貫伎倆,買格陵蘭之說就是博眼球、彰顯自己和爭取選票,毫無成功可能。 川普缺乏自知之明,國家財政窘迫、借債度日,國債已破22.52兆,比買格陵蘭更重要的政事太多了。他唯我獨尊,用推特治國和辦外交已得罪許多盟邦。丹麥是北約(NATO)傳統盟友,川普幾句話把丹麥全國上下都得罪了。說個玩笑話,如果哪一天川普心血來潮提議買下台灣,而台灣有人巴不得成為美國第51州、受美國保護,屆時震驚世界和中國,將鬧出更大的風波和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