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郭宣含/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貿易戰方興未艾,威脅全球經濟成長,目前雙方談判毫無進展跡象,同時中國對美國貿易額度也大幅下降,遜於預期。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布數據指出,中國8月對美國進口比去年同期下降22%至103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6%至444億美元。 美聯社報導,美國與中國對於中國貿易順差與科技發展計畫而陷入爭端,雙方對彼此進口產品加徵數十億美元關稅。美國、歐洲、日本等其他貿易夥伴表示,中國發展計畫違反公開市場的承諾,並透過竊取或施壓迫使海外企業轉移技術所取得。 儘管中美談判代表正在籌備10月會談,但中美政府仍在9月1日對數十億美元產品課徵或加徵關稅,使貿易戰進一步升溫;川普總統也計畫在10月1日再加徵新一輪關稅。 中國出口商備感壓力,他們不僅面臨全球逐漸疲弱的消費者需求,這也影響他們尋找其他市場來取代中國海外最大的美國市場。專家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加上中美貿易戰加劇,貿易順差帶來的貨幣投放也會減少,讓資金偏緊。 總部設在香港的牛津經濟公司亞洲經濟部門主管高路易表示:「報復關稅戰升溫反映,中美雙方達成貿易協議與貿易戰降溫的可能性不高。同時,全球貿易似乎會持續疲弱,這點將繼續影響中國出口需求。」 中美貿易糾紛影響大豆與醫療設備等商品貿易,中美企業皆受打擊,並促使金融市場憂心全球經濟放緩。 中國8月全球貿易順差為348億4000萬美元,大幅低於7月的450億6000萬美元,也低於分析師430億美元的預期。中國8月對美貿易順差為269億5000萬美元,不如7月時的279億7000萬美元。 中國8月全球出口下降3%至2148億美元,全球進口則增加1.7%至1800億美元;中國出口在今年前8個月首度由紅轉黑,比去年同期下降1%,進口則縮水5.6%。中國8月對歐盟出口則比去年增加3%至383億美元。 中美雙方談判代表原本同意9月談判,但現已延至10月,目前尚未宣布日期。 美國9月1日對價值1112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課徵15%關稅,並計畫10月1日加徵30%關稅;在12月15日再對16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美國民眾購買中國商品時,幾乎難逃關稅。 中國也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5%到10%的關稅,12月15日也將對美國商品再加徵新一輪關稅。中國已宣布對12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或加徵關稅,但約有500億美元美國商品不受影響,可能是為了避免影響中國企業。 有些分析師認為,中國還抱持希望認為美國即將迎來2020年總統選舉,川普可能面臨壓力而提出更有利的貿易協議。不過川普已警告,他若連任,美國談判立場將更加強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