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23日電】中國多地陸續公佈2019年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記者23日梳理發現,前三季度中國多地特別是西部省市與東盟貿易總值超兩位數增長。 近年來,得益於獨特的區位優勢、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龐大的人口規模等因素,東盟地區日益成為諸如電子信息等全球重要產業的承接地。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緊鄰東盟的中國西部在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國際貿易大通道的助力下,正從昔日的開放末梢轉為開放前沿。 重慶海關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盟成為重慶第一大貿易夥伴。重慶對東盟進出口貿易總值788.1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46.1%,佔重慶外貿總值的19%。其中,對越南增長1.3倍,佔對東盟外貿總值的26.6%;對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分別增長69.9%、19.4%、4.8%,3國合計進出口佔對東盟外貿總值的56.2%。 同處西部地區的四川省和雲南省前三季度對東盟的貿易增速也達到兩位數。 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四川對東盟進出口貿易總值948.3億元,增長達19.8%;今年前三季度雲南省對東盟貿易額為822億元,同比增長24.9%。 業內人士分析,陸海新通道給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提供了一條更加便捷的新通道,西部內陸地區受益明顯。此外,最早誕生於西部地區的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連接後,搭建起了一條聯接歐洲、中國西部、東盟之間新的國際貿易大通道。 近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地區12省區市和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在重慶簽署框架協議,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西部地區也藉此打通向南大通道,緩解了物流瓶頸。 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統領的陸海新通道,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快捷的出海大通道。據統計,今年1至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已發運676列、運送1.124萬個外貿標箱,貨值達27.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