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這個原本憲法和法律學者看來不可能的發展,上周二俄亥俄州不顧法院反對,宣布衛生緊急狀態,並臨時關閉投票所、停止總統初選投票後,變得捉摸不定,也帶給人們和川普更大想像空間。 共和黨籍的俄州州長德威恩,本來就有意以疫情蔓延為由,取消17日(周二)舉行的總統初選投票。但由該州民間團體出面提出這個要求,在投票前1天即16日被該州高等法院法官拒絕。然而就在投票前數小時,俄州衛生廳長艾克騰宣布該州進入衛生緊急狀態,選舉就順勢推遲。當天佛州、伊利諾、亞利桑納3州則如期投票。 儘管俄州民主黨人旋即向州最高法院提訴訟,稱只有立法機關才有權延後選舉。但從法律看,俄州政府推遲總統初選的決定無懈可擊,也無證據顯示德威恩和艾克騰的決定是出於惡意,而是想延緩疫情蔓延。而俄州的罕見舉動也引起尚未完成初選的一些州效法,更觸發人們擔憂川普會不會因疫情而處境不利下,順勢用與俄州同樣的理由取消11月總統大選,讓自己繼續留任。 這樣的擔憂或許是多慮。首先,依現行選舉法律和慣例,今年11月的第1個星期二舉行總統和參眾議員改選有如鐵板釘釘,除非國會批准改期。但國會眾院目前由民主黨控制,不可能任由川普這麼做。 其次,憲法第20修正案規定,川普和潘斯的4年任期須於明年1月20日終止。因此川普即使取消選舉,他與潘斯明年1月20日後總統、副總統任期截止。至於如果停止選舉誰可接任,憲法和法律都缺乏規定。不容忽視的是,一再忽略情報部門警告美國將出現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川普,被股市一瀉千里敲醒後,抗疫態度突轉積極,多次聲稱現在進入「戰時」,他是「戰時總統」,正與敵人作戰,而敵人就是新冠病毒。 既然是戰爭非常時期,就可按戰爭狀態處理一切,當然包括選舉。所以假如美國疫情像川普所言,7、8月仍還無法有效控制,甚至愈演愈烈,川普11月大選前借用俄亥俄州做法,以全國進入公衛緊急狀態為由取消選舉,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從實務面來說,11月前,如果紐約等一些州還處在「居家避疫」命令下,出門投票幾無可能,另一些疫情較輕的州卻可投票,這樣選舉過程必然不公平,輸的一方必然打憲法官司。而在同一州內,若某些郡縣處於「居家避疫」命令下,另一些郡縣卻可以投票,選舉人票的歸屬必然也產生爭議。我們能想像佛州以民主黨占優勢的邁阿密戴德郡、鮑爾郡選民,因「居家避疫」須留在家中,而其他共和黨占優勢的郡選民卻可出門投票,會是什麼樣的混亂情況? 話說回來,川普欲完全取消選舉難上加難,必須有國會配合。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有不同規則。憲法規定,國會「參院和眾院的選舉時間、地點和方式由各州的立法機關規定;但國會可在任何時候通過制定法律或修改此類規定」。意味國會和各州議會都有權控制選舉的時間,雙方若有分歧,就由國會說了算。因此從法律上說,今年11月3日是大選日,川普和各州官員都無權力更改。除非國會兩院通過後續法案,才可能延後。 總統選舉制度更複雜。聯邦法規規定,每個州都應在11月第1周的星期二,投票選出總統和副總統,因此各州必須在同日決定「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所以從理論上說,毋須選民投票,各州議員就可決定誰在本州總統選舉中勝出;只是由於選民直選總統的觀念現在已深入人心,才沒有任何一州改變選舉日期。 假若真如部分人擔憂的,川普如見選情不利自己,果真以疫情失控為由,比照戰爭時期取消11月的總統大選,結果將如何?據憲法第12修正案,誰當選總統將由選舉人團投票決定。在各州「選舉人團」選出後,必須聚會投票,得票最多者就可成為總統。如果一些州如期投票,另一些州卻因疫情衝擊而無法選出「選舉人團」,情況就可能更複雜。萬一川普宣布延後選舉,總統、副總統「難產」,勢將天下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