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僅剩18天就投票了,第2場總統辯論取消後,「中國牌」像似銷聲匿跡,川普除了強調「白登贏了就是中國贏了」,並未多談「打擊中國」的政績;川、白主打對方的醜聞或抗疫失敗,選情有些詭異。 川普政府近兩年轟轟烈烈打擊中國,有如新冷戰。但選戰進入重要關頭,中國議題輕描淡寫,不敵疫情和川普染疫引發的各種爭論。中國看似「穩坐山頭觀虎鬥」,但川普攻擊中國留下各種傷害,讓習近平當局焦頭爛額,不斷出台因應政策;近日習南巡廣東,重提毛澤東「自力更生」,強調遇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後都和川普的政策有關。 川普連串遏制中國手段讓中方窘態畢露,曝露經濟體質弱點,高科技嚴重依賴美國,川普競選卻很少談這些成績。 一,川普最後逆轉勝的機會並未消失。近日爆料白登父子醜聞,消息來源被質疑和俄羅斯有關的假電郵,如果傷害白登不成,川普陣營可能自傷。而川普記仇,如連任成功,向中國隱瞞疫情索賠難善罷甘休。他染疫造成民調大幅落後白登,不會自省白宮防疫不力或自己態度輕忽。即使國際就疫情求償缺乏事證和先例,但「中國病毒」在西方漸深入人心。有人揚言「槍殺遇到的所有中國人」、紐約日裔鋼琴家疑被誤為華裔而被群毆、韓裔記者被猶太人大駡「中國佬」,都警惕華裔出門須更小心提防。 二,晶片禁運和科技戰重創中國。華為5G設備在歐洲續遇挫,美國限制先進晶片供應,華為高端手機製造、市場份額都遇滑鐵盧。而中芯國際難接手供應芯片,北京當局2025年前將投放9.5萬億人民幣(1.4萬億美元)發展半導體業,近日卻遭遇大面積崩塌。 大陸各省這兩年成立1萬7000多家半導體企業,爭取官民投資,但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傳出爛尾,江蘇、四川、湖北、貴州、陝西等5省6家百億級半導體項目停擺,「大躍進」、「大煉鋼」式製造芯片,如骨牌般一一倒地。缺乏足夠人才和半導體基礎經驗薄弱,光花大錢成不了事。不少評論悲觀預測,9.5兆人民幣可能打水漂,中國晶片業需10年、20年才能趕上台灣和美國,川普這一擊讓中國科技業一片斷垣殘壁。 三,彭博社報導,美國新制裁名單將納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這家國營企業近年至少花33億美元收購歐美20多家航空、汽車工程公司,它肩負製造中國軍方各類型飛機和飛航軟件等,和美國通用電氣、Honeywell等合作,使用美國許多零部件。美國如制裁,效應可能像打擊華為一樣,波及航空產業鏈,對中國航空工業打擊巨大。而螞蟻金服集團如被列入實體清單,將影響首次公開IPO集資350億美元,川普政府的大網繼續收緊。 四,美中貿易戰迄今,2019年美國對中逆差仍創4192億美元歷史新高,今年續不減反增,7月對中逆差達316億美元,同比暴增11.5%,讓川普臉綠。但中國出口減少,疫情重創歐美波及中國出口,製造業大面積停擺,逼習近平推出「內循環」。諷刺的是,川普倡美國製造,競選的MAGA帽子、旗幟卻大部分仍靠浙江義烏供應。貿易戰使中國廠商外移,科技業像被「斬首」,但中國似未「放棄」川普,續購大豆、小麥和豬肉,避免影響川普基本盤票源,觸怒川普。 五,龐培歐宣布年底前關閉所有孔子學院,美國加緊抓間諜、嚴查共軍背景留學生和學者,禁用抖音、微信等,系列行動都朝美中脫鉤切割、顛覆40年來的關係,重新定位兩國關係的里程碑,川普競選卻不強調。 中方「示弱」是不想給川普提升打擊中國聲勢的藉口,而向來好大喜功的川普也不張揚「偉大成果」,和兩年來的政策很不相稱。到底傳遞什麼訊息,頗讓人尋味。 未來18天,兩黨互揭瘡疤,爆對方醜聞會是重點。共和黨迄今主導所有對中國的議程,民主黨從未公開反對,一直「拿香跟著拜」。顯示對北京來說,無論川普或白登當選,中美前景都充滿荊棘。即使川普想留點餘地,為自己如敗選保留家族企業與習近平的私誼,看來已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