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梁婷婷/曼谷報導】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表示,美國宣佈從今年12月30日起撤銷泰國231項商品的普遍優惠待遇制度(GSP)關稅優惠,因泰國不開放市場進口含有紅肉促進劑及萊克多巴胺殘留的美國豬肉,重申泰國沒有政策規定須開放市場進口上述商品,因為要考慮到泰國民眾的身體健康及國內大量養豬戶面臨的問題。 針對開放市場進口美國商品事宜,須與多個國家級部門商討,不只是商業部單方的決定,因為關係到畜牧廳、農業及合作社部、衛生部、養豬戶及相關利益方,商業部無法單一做出決定,但申明泰國沒有政策規定須開放市場進口上述商品。 泰方一直關注事態進展,與企業家交流合作以應對不利影響,但也勿需過多擔憂,因為得為被撤銷的普惠制關稅優惠的商品尋找出路,以能與對手國家的商品相競爭。而企業方也表示,不用擔憂商品被撤除普惠制關稅優惠問題,因為泰國商品在價格上扛得住,既可保證商品質量,又值得信賴。泰國商品被撤銷普惠制關稅優惠後,須多付3-4%的進口關稅,即增加關稅費用6億銖,所以需要尋找新市場承接這類商品。 商業部助理部長威拉薩說,商業部本周將舉行流動美食展,以展示商團、流動美食店的實力及全方位的經商形式,通過裝點特色店面以吸引消費者光顧,成為走向穩定職業的華麗轉身,並向金融機構如盤谷銀行諮詢經商建議、商業規劃及信用擔保,乃至提供每年2%的低息貸款擔保,為期2年,以開啟經商之路。 針對泰方禁止進口美國豬肉一事,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向泰國提供談判和說明的機會,商業部長已指派泰國駐華盛頓商務大使負責磋商,而過去泰方一直沒有放棄就此事與美國貿易代表署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