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如旭/曼谷報導】泰民嗜甜眾所皆知,但過甜、過鹹的飲食方式長期下來易罹患「非傳染性疾病」。故衛生部推出健康運動,盼2022年前國人對糖與鹽的使用量能減少30%。
(加入魚露的青木瓜沙拉容易過鹹,再加上偏甜的可樂,卻常是民眾喜愛的料理。記者黃如旭攝) 「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或稱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一種病程長,且病因複雜、或病因尚未明確的疾病總稱,例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
民族報報導,衛生部常務次長齊亞地蓬(Kiattiphum Wongrajit)表示,政府推動「一起對抗非傳染性疾病(Together Fight NCDs)」運動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國內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人數,以及減少體重過胖個案。
齊亞地蓬26日說,衛生部計劃將推出一個行動應用程序App,藉此可以幫助民眾評估個人健康風險。除了公部門外,「一起對抗非傳染性疾病」也會邀請私人企業參與,共同合作更易收效。
根據疾病管制廳2019年針對國內民眾的調查,發現受測者中有43.1%的比例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2.7%的人沒有接受治療,已經接受治療的病患仍有30.6%沒有積極控制血糖。
同年調查結果還顯示,44.7%的受測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有高血壓,6.1%未接受適當治療,19.5%的患者接受治療後卻還是沒有控制血壓。
此外,疾病管制廳於2014年公布的調查研究,全國有8.9%的人口罹患糖尿病,約為480萬人;有高血壓的人口比例為24.7%,約1330萬人。 (衛生部常務次長齊亞地蓬。圖片取自民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