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如旭/曼谷報導】國內社群媒體最近吹起「神獸」風,一些傳統「神獸」圖騰經改造後變得超級可愛。腦筋動得快的藝術家進一步將牠們做成「療癒系小物」,此後「神獸」也能鎮守在民眾家中。
(圖片取自鮮新聞英文網) 鮮新聞網9日報導,近日引發高度討論的「神獸」現象,起源於有民眾分別在孔敬、烏汶府內的佛寺前看到造型迥異的「神獸」,「朵瑪姆」及「赫拉」。
「朵瑪姆(ตัวมอม,音譯)」 是擁有龍頭獅身的4腳聖獸,起源於蘭納文化傳說,置於佛寺入口兩側守護寺廟;但孔敬府帕塔康敬寺(Wat Pra That Kham Kaen)裡的「朵瑪姆」,看起來卻比較像是「鴨頭獅身」。
此外,位於烏汶府猜也蓬寺前(Wat Chaiyaphum),兩尊形體似龍似蛇的金色娜迦(Naga),其實正確名稱為「赫拉(เหลา,音譯)」,外觀結合鱷魚和娜迦,相傳是守護喜馬攀森林(Himmapan Forest)的聖獸。
如今,「朵瑪姆」、「赫拉」都將成為能一手掌握的療癒小物,並從9日下午5點起正式開放預購。而協助聖獸從佛寺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關鍵人物,就是地方藝術家普拉察(Pracha Jumpaburi )。
普拉察說,他想透過創作讓大家看到地方藝術家的天分,看到他們如何描繪「朵瑪姆」和「赫拉」。神獸的造型對曼谷人而言可能有點奇怪,但這的確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普拉察接受電訪時說,「我將聖獸做成公仔,因為牠們就是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素人藝術(Naive Art)最佳範例。」
「業餘藝術家們的作品沒有框架、沒有角度、沒有限制,這才是最純粹的藝術。」普拉察說,「如此一來,創造出來的角色才會獨特、有趣、可愛,還帶有一點奇怪。」
帕塔康敬寺的「朵瑪姆」,以及猜也蓬寺的「赫拉」,因為「太可愛」而在社群媒體上引發熱烈討論,還有網友說牠們根本就是日本卡通角色。
普拉察說,一組兩隻神獸公仔單色版999銖,彩色版1250銖。朵瑪姆體高5公分,赫拉則高6公分,公仔材質為合成樹脂。每筆訂單都將捐出100銖給由神獸鎮守的兩座佛寺。
「我希望有朝一日兩隻公仔也能成為地方府治的吉祥物,幫助旅遊業者增加觀光收入,就像日本的『熊本熊』一樣。」普拉察說。 泰國世界日報此前相關新聞報導: 「泰國神獸造型超療癒 融化網友心」 http://www.udnbkk.com/portal.php?mod=view&aid=309168&_dsign=fa4cebb3 (圖片取自臉書@Pracha Jumpaburi) (圖片取自臉書@Pracha Jumpabu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