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單彥純/曼谷報導】泰國中小型企業(SME)協會指出,中小型企業的不良貸款(NPL)達2290億銖,相當於整體債務3兆5000億銖約6%的比重,儘管官方出台價值5000億銖的軟貸款案(Soft Loan),並且從社會保險基金撥出300億銖扶助受影響企業,但是中小企經營者仍難於獲得貸款。 泰國中小型企業協會秘書長訕猜透露,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型企業造成重創,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小型企業的NPL達2290億銖,與整體債務3兆5000億銖比較,NPL比例達6%。在眾多產業中,以從事餐飲業及觀光業的中小企業受影響最深,包括其他官方要求配合暫停營業的商店。政府積極出台扶助措施,但是建議各府治應該對受影響企業進行登記,確保扶助措施能覆蓋有需要的企業,預期此次危機要等到第3-4季大部分民眾已接種疫苗後才見起色。 雖然官方已在2020年爆發首輪疫情時立即出台扶助措施,特別是價值5000億銖的軟貸款案,但是獲得貸款的中小型企業只有7萬家,額度僅約1200億銖,導致大量優惠貸款未能釋放出去。儘管中央銀行已放寬優惠貸款案的申請條件,但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反映金融機構仍按照原定條件審批貸款申請,導致中小企經營者難於獲得貸款。同時,政府從社會保險基金撥出300億銖扶助受影響企業,但是實際上申請存在困難。 泰國中小型企業經營者達310萬家,就業人數達1200萬人,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達35%的比重,為支持經濟成長的重要根基。不過,中小型企業在接受官方支援上仍存在困難,儘管扶助措施設計多好,但是在真正落實時仍出現中小企經營者難於獲得扶助或貸款的問題,因此政府應該聽取經營者的意見及進行調整,避免新一輪疫情進一步打擊中小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