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組/綜合報導】中芯國際3日發布公告,公司就購買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與艾司摩爾集團簽訂訂單,金額約12億美元。 市場盛傳多日,中芯國際與美國的溝通取得重大突破,已經獲得美國設備廠商的供應許可,14奈米及以上的設備供應獲得許可。 中芯國際公告指出,公司根據採購協定,已於2020年3月16日至今年3月2日的12個月期間,就購買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與艾司摩爾集團簽訂訂單,總代價為12億美元。 中芯國際表示,採購協議及艾司摩爾訂單,是公司正常業務過程中就購置用於生產晶圓的相關機器作出。由於艾司摩爾採購協議的期限已到期,公司簽訂經修訂和重述的批量採購協議。根據公告,這份協議是在2月1日簽訂的。 布局先進製程 仍有障礙 中芯未說明是何種設備,業界認為應是受到出口管制的先進製程所需EUV設備,中芯在先進製程布局上仍有難以取得設備困境。 過去市場曾多次傳出中芯國際有望獲美方放行成熟製程生產設備DUV供貨,但其實是「假議題」,因為美方出口管制主要目標是限制中芯取得先進製程設備EUV的能力,法規上並未限制DUV設備。 業界認為,中芯若僅能取得DUV設備,未來一年製程無法突破14奈米以下,晶圓代工市場大者恆大態勢確立,中芯不僅看不到三星、聯電的車尾燈,在先進製程布局上落後台積電至少五個世代,難以相提並論。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分析,美國是否鬆綁中芯禁令,仍要觀察,但是美國開放部分禁令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緩解8吋晶圓及12吋廠成熟製程非常緊俏的現況。 劉佩真認為,即使中芯成熟製程真的解禁了,對整體產能緊俏的部分也僅是稍有幫助,並無法大幅度的挹注紓解產能緊俏的情況,對台廠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對台灣晶圓代工來說,缺貨、漲價的風潮仍將持續。 智通財經報導,艾司摩爾是半導體業的供應商之一,向全球晶片製造商提供硬體、軟體及服務。 摩根史坦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設備供應商近期恢復零組件供應,這至少緩和投資人對中芯備用品及零組件庫存問題的短期擔憂,上調中芯國際的評級由中性至增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