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保證品質及合理價格 精選客戶不貪賣 四十多年來,我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作為上,內部管控嚴謹縝密,對外則是以誠立信。 以曼谷澱粉公司的生產線為例,我們多年來都能維持24小時全天三班輪替丶每年運作350天的最佳狀態。 我認為如此不僅能分攤折舊費用,穩定品質幫助降低成本,同時可以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優勢,創造並保持永續經營的條件。 因此,我們除了向消費市場及客戶提供品質保證及合理價格,同時也會精選客戶丶絕不貪賣。 我們要求與客戶先簽署3個月的訂單,強調我們絕對準時供貨;先與客戶建立互信的基礎,讓客戶免除儲存貨品的資金及倉儲費用,再進一步成為利益共同體,終能永續合作丶雙贏。 我們為了追求與客戶緊密延續互動,「保持新鮮感、絕不貪心」,因此始終堅持「不貪賣」的經營理念。 例如,當客戶下單訂購100噸產品時,我們可能會以「產品暢銷,供貨有限」為由,答覆只有能力供應80噸。 如此做法,一方面可讓客戶有「洛陽紙貴」丶「奇貨可居」的幸運搶手感,因而會更加珍惜貨源;另一方面又可讓客戶認知「都缺貨了、無法殺價」,公司因而得以確保產品的價格優勢。 儘管商場上的交易講求的無非是「唯利是圖」,但是如果能夠適時對客戶採取厚道的做法,往往有助建立更深厚的主客情誼關係。 因此,當產品原料即將降價前,我和業務人員也會主動幫客戶省錢,告知實情並建議他們延後訂貨,以免客戶提高營運成本。我也常提醒公司同仁,做生意要長長久久,絕對不能貪心,我們穩定供應最好的産品和最合理的價格,生意自然就能越做越好。 我也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互動久了,客戶會瞭解,「我們是殷商,不是奸商」,兩方坦誠交易,就能雙贏獲利。 飲水思源 知恩圖報 經營管理從人性出發 每當有人提議:「為何不出來自立門戶?」我都會回應:「不行!我們是外地人,當初來到泰國創業,靠的就是當地這些朋友的引路和合資,沒有這些股東和員工,那裡可能成就我們企業今天的榮景?」 我說:「我們怎麼能夠創業時依靠人家的扶持,賺了錢就把人家給甩了呢?」 我們的傳統文化敎我們做人要知恩圖報,要飲水思源,這就是我的價值觀;不論從事那一種行業,或是扮演那一種角色,這種觀念不會改變。 因此,在企業的經營及管理方面,「從人性出發」,是我始終如一的堅持。 這也是我的公司會特別強調要善待員工的原因,不僅提供他們宿舍丶解決住的問題,還會補貼水電費,甚至伙食費。 老板有願景,員工有前景,大家朝著共同目標合力打拚,公司才有活力與希望;等待公司經營更穩定丶實力更充沛時,就可以分出部分股份給員工,「讓大家都有做老板的榮耀」。 我希望我所經營企業,都能夠展現和諧的僱傭關係,"WE ARE FAMILY WORKING TOGETHER",能與工廠數百員工的互動如一家人,同時建立水乳交融的主從關係,既是如此家庭化,也是如此親民。 「泰花」產品歷久不衰 「守成」關鍵四秘笈 創業維艱 守成不易,2007年10月27日,我應邀在曼谷瑞士酒店丶由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開發處主辦的「2007年全球台商產業培訓」演講時,我向學員提到曼谷澱粉工業公司馳名全球的「泰花牌」產品,業績得以歷久不衰的原因,我分享我所歸納的四點「守成秘笈」: 1丶新時代舊產品如何因應市場?我以關係企業丶泰國食品公司生產的速食麵「WAI WAI」(歪歪麵)為例,要改良包裝丶改良口味丶要精緻,更重要的是考慮到泰國為數可觀的低收入民眾。 因此公司10年如一日,不輕易提高售價,後來即使漲了一次,也只是把每包的價格提高為6銖左右,「薄利多銷,回饋社會」精神與原則不變。 2丶順應新時代,要將不合時代的產品提早放棄,並著手研發新穎產品。 3丶淘汰過時的老舊設備,添換嶄新的設備以提高生產力,生產更優質產品。 4丶掌握市場商機及轉型的契機。我強調,經商一定要具備前瞻性的企圖心,「原地踏步就註定要落伍」。 投 資 如「爬 山」 認清市場量力而為 每當與人談及投資時,我喜歡以「爬山」做比喩,強調客觀方面要認清市場,主觀方面要認清自我財力及技術條件成熟與否。 倘若無法認清主丶客觀情勢,就可能遭遇心有餘卻力不足的窘況,不但爬不到山頂,反而可能滑下坡丶敗下陣來。 至於如何面對未來?我相信「再困難,也不會比以前更困難」。 我必須經常以此自我激勵,也鼓勵後輩無懼挑戰,一起抬頭挺胸邁步前行,坦然面對未知的挑戰與試煉。(之4)(43)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