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巴黎、日內瓦7日專電】法新社依據官方數據統計,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疾病的個案已突破3億例。
(照片取自安納杜魯新聞社,轉自中央社)
從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國分支2019年12月底報告爆發這種流行病迄今,根據Worldmeters統計,全球累計染疫病例數至2022年1月8日已達3億379萬828例。
首先在波札那和南非現蹤的新變異株Omicron因傳播快速,自去年底以來染疫人數持續攀升。
Omicron變異株為全球帶來第4波冠狀病毒疫情,許多國家通報染疫病例都創新高。
過去1周,全球新增1350萬起染疫病例,較前1周激增64%,平均每天新增193萬8395例。
全球有34國創單周新增染疫紀錄,其中8國分布歐洲、7國在非洲,以及6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也都創新高紀錄。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Omicron變異株擴散是受到數個因素的影響,包括變異株的組成與社交互動增加等。
法新社報導,世衛新冠疾病技術主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說,過去一周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民眾必須想辦法降低病毒接觸,將Omicron的傳播狀況控制下來。
范科霍芙說,Omicron能在民眾間有效率地傳播開來,是受到好幾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Omicron的變異結構讓病毒更易附著在人類細胞上。第二,病毒可能有所謂的免疫逃脫情況。這代表無論先前是否染疫過,或是否接種過疫苗,都可能再度感染。
她說:「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觀察到Omicron會在上呼吸道複製,這種情況與Delta和其他變異株不同,包括在下呼吸道複製的原型株。」
不過,除了這些因素外,在北半球冬季期間,民眾互動增加,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多,且沒有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也會導致病毒擴散。
范科霍芙說:「對於大眾而言,要注意的就是降低病毒接觸。我們希望民眾了解並有信心,他們自己有辦法控制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