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愈來愈多的風險,正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潛在泥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亭的友誼,使投資人更不信任中國,而隨著共產黨固執推行新冠清零策略,以難以預測的舉措來規範各行各業,強人政治的指責日益嚴重。 結果一些國際投資人發現,對中國的激進配置不受歡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的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的資金外流情況加速,挪威1.3兆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擔心侵害人權,將中國一家運動服裝巨擘踢出投資名單。投資中國的美元私募股權基金,上季僅籌到14億美元,是2018年同期以來最低。 英國Artemis投資管理公司的Simon Edelsten說,對俄羅斯神速制裁和規模,迫使大家重新考量西方對中國的態度。他的團隊在去年北京下重手修理滴滴和螞蟻集團後,賣掉所有在中國的投資。 Krane Funds Advisors投資長Brendan Ahern說,北京的監管行動,「感覺像是對最備受尊敬和最廣泛外資控股公司的攻擊」,而施加在俄羅斯身上的制裁,也可能發生在中國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