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號、2號」管線損壞,讓橫跨大西洋的天然氣運輸量激增。在市場急缺LNG(液化天然氣)船的狀況下,中國造船業躍上舞台。全球今年111艘LNG船訂單中,南韓拿到83艘,搶到28艘訂單的中國廠商也創下了歷史最好接單紀錄。 華商韜略報導,2020年,歐盟27國的能源對外依存度為57.5%,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均需進口。其中,天然氣的占比已達到25%。北溪1、2號的中斷,把美國的天然氣推上了歐洲能源版圖,橫跨大西洋的天然氣運輸船需求也大幅拉升。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計696艘LNG船,其中約80%船為項目船,無法在短期內從事即期市場運輸。舊船不夠用,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建新船上。2022年1至8月,全球111艘LNG船訂單中,南韓廠商拿到了其中的83艘,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其訂單基本已經排到了2026年下半年。 111艘LNG船訂單中,搶下剩餘28艘訂單的,正是中國廠商,這一次,中國廠商也創下歷史最好接單紀錄。 2008年,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首次打破南韓等國家壟斷,建造交付了中國第一艘大型LNG船。而在2018年,中國廠商一單LNG船訂單都沒有接到。但是,到了2021年,中國在全球新建LNG船的市占率就達到10%,如今更是快速擴大到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