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王巧文/綜合報導】隨著能源價格高漲和央行升息,英國第3季經濟陷入萎縮,萎縮幅度雖然沒有市場預期來得大,但恐怕是長期不景氣時期的開端,歐洲各國未來幾個月可能也會陸續步入衰退。
英國第3季經濟陷入萎縮,幅度雖然沒有市場預期來得大,但恐怕是長期不景氣的開端。美聯社 英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第2季相比為負0.2%,是2021年第1季來首見萎縮,萎縮幅度小於彭博資訊預估的0.5%。這意味著英國經濟幾乎確定正邁向技術性衰退,亦即GDP連續兩季負成長,且經濟將陷入長期低迷。
蘇納克政府預定下周宣佈一系列增稅和削減支出措施,以縮小疫情期間造成的財政缺口,並打算推出新補貼方案,支撐受能源帳單衝擊的家庭和企業。經濟學家指出,政府增稅和削減開支,可能進一步打擊消費需求,加深經濟衰退。
英國上季總產值仍比2019年第4季小0.2%,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唯一經濟規模至今仍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國家,也料將成為G7中在俄烏戰爭後率先步入經濟衰退的成員國。近幾個月來其他富裕國家經濟成長放緩,但未見持續萎縮。
英國上季經濟出現萎縮,部分是受一次性因素影響,單是9月就萎縮0.6%,主要反映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全國進入哀悼期的影響。加上俄羅斯開始暫停能源供應,以報復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能源價格隨之急漲,迫使消費者縮減開支。
此外,疫情復熾導致短期勞力短缺,以及脫歐導致跨國商業投資停滯不前等特有因素,也對英國經濟造成打擊。美國銀行經濟學家伍德說:「一系列不幸的事件和政策選擇,打斷了英國潛在的成長力道。」
英國經濟衰退的跡象處處可見。全英房屋貸款協會(NBS)指出,全國10月房價下跌,為去年6月來首見。根據政府統計數據,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企業倒閉數創新高,原因是建商、零售商、飯店及餐館紛紛歇業。鑒於勞工持續要求漲薪來應對通膨,罷工浪潮擴大恐進一步拖累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