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中國前天推出優化防控20條措施,放寬入境隔離、宣示加大整治「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衛健委昨舉行記者會說明調整防措施的「科學根據」,同時宣布各地已成立「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而未來疫情防控重點仍然還是人口密度較大的、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不排除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再對隔離措施進一步優化調整。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舉行記者會,說明防控20條措施內容及考量。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則強調,20條優化措施是對第9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 針對密接者的隔離時間從「7加3」調整為「5加3」,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表示,這是因為密接者7天內檢出陽性比例達到99.7%,且Omicron最長潛伏期是8天。而減少2天集中隔離,將可節省約30%的集中隔離資源。 被問及集中隔離必要性是否降低,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指出,縮短集中隔離的調整是根據病毒特點及經驗總結,隨著病毒的變異和內外疫情形勢變化,不排除再對隔離措施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調整。 王麗萍指出,當前防控的重點仍然還是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大城市,難點和重點在於把各項防控措施能夠做實做細、落實到位。 衛健委副主任雷海潮指出,優化後的舉措,能明顯緩解各地疫情處置遇到的瓶頸和障礙,比如隔離資源相對比較緊張,隔離房間、流調人員相對不足等問題。 此外,各地已成立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衛健委每天都回應各地民眾反映的問題,轉交給有關地方推動解決。 被問及不久的將來是否會準備全面放開?雷海潮未正面回答,僅強調醫療資源與能力建設對防疫的關係,並坦言目前醫療資源仍未能與先進國家比擬。他強調,今後要按「走小步、不停步」,根據病毒變異特點和防控能力,優化調整防控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