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在江澤民13年任期內,香港和澳門先後回歸中國,北京申奧、上海申博成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江時代」引領開啟「中國速度」經濟騰飛,提高中國國際地位。但BBC稱他是「改良者」而非「改革者」,其任內政治改革乏善足陳,貪腐泛濫、失業與收入不平等問題廣泛存在。 大公報報導,1986年7月,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正式遞交恢復合法席位的申請,江澤民為「入世」談判確定了三條原則。至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1991年11月,在漢城召開的第三屆APEC部長級會議接納中國為APEC成員。自1993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創立以來,江澤民連續八次出席會議。1989年至2002年的13年裡,江澤民出訪70多個國家,以大國外交為關鍵,跨世紀全方位外交新格局形成。 BBC稱,江澤民生前是除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外,當今中國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但江澤民主要是一位「改良者」,而非「改革者」。文章引述政治學者吳強分析稱,江有明顯的「投機主義者」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