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銖兌美元升值突破36.00泰銖兌1美元的大關,在觸及近3個月的最高水平35.70泰銖兌1美元後小幅回落。 在作為美國通貨膨脹指標之一的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出現放緩跡象後,美元面臨持續賣盤壓力,泰銖和亞洲貨幣開始走強。上述跡象支持了市場的以下預測,即美聯儲可能自2022年12月的下輪議息會議起開始逐步減弱其加息力度,並可能在2023年繼續加息。此外,泰銖還得到人民幣升值的額外支持,源於中國政府減少入境旅客的隔離天數並出台較為寬鬆的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包括泰銖在內的亞洲貨幣在11月初開始回升,源於市場看法迅速變化並努力尋找美聯儲可能會放緩加息步伐的跡象。10月31日至11月11日,泰銖已升值近6%,僅次於升值8.3%的韓元,升幅明顯高於升值約1-3%的其他亞洲貨幣。對比外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發現,此次泰銖升值與外國投資者買入泰國股票和債券的時機吻合:11月上旬泰國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外資流入總額約1,180億泰銖,其中流入債券市場940億泰銖,流入股票市場240億泰銖。 此外,11月10日美國財政部發布的美國貿易夥伴國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將泰國從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中除名也是泰銖的支持因素。該報告指出,沒有任何主要貿易夥伴操縱匯率(Manipulator)以獲得與美國的競爭優勢。開泰研究中心認為,這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由於美元在美聯儲快速加息後持續升值,多數貨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促使許多國家介入幹預以減緩本國貨幣貶值,維持匯率穩定,並非為了在與美國貿易中取得優勢。 開泰研究中心預期,下一階段泰銖仍可能在較大區間內波動。儘管美國通貨膨脹放緩跡象將刺激市場拋售美元以獲利了結,但未來匯率波動可能不會偏向某一方向,取決於美聯儲釋出的信號以及美國經濟和通貨膨脹走勢,因為美聯儲尚未停止收緊貨幣政策並且仍繼續加息直到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這意味著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周期的峰值以及保持利率不變的時間長度仍難以評估,加上市場看法變化迅速,可能成為支撐美元不時反彈回升的變數。 因此,經營商和投資者應意識到今後階段貨幣市場仍面臨美聯儲利率上升、美國和全球經濟放緩或陷入衰退等諸多變數,上述各種變數均會對今年剩餘時間和明年泰國經濟復甦進程產生影響。因此,經營商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形勢並適時採取措施規避匯率風險。(開泰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