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聖/曼谷報導】泰國國際航空公司逐漸復甦,將把現有債務轉化成運營資本(股權),並有望在明年實現正資本;預計明年底至2025年初將能在股市復牌;目前每天平均的載客量為3萬人次,計畫再租賃4架客機,以支援中國市場。 1月25日,泰國國際航空公司復甦計畫主管參信在由Matichon Group主辦的「Thailand:New Episode,泰國2023新篇章」研討會上透露,每次經濟危機都會影響航空業;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包括飛機維修業務、機場在內的旅遊供應鏈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嚴重影響。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去年對50家航空公司進行的數據收集,發現各航空公司的淨利潤和營業利潤率較2020年和2021年均有所改善。 此外,IATA還預計,歐洲、美國、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的航空業務將在2024年左右恢復至高於疫情蔓延時期的水平,而亞太地區的航空業務將在2025-2026年恢復到這樣的水平,因為與其他地區相比,國內航班的數量仍然相對較少。 減少開支,多渠道創收 參信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泰航不得不在2020年11月實行業務復甦計畫。在進行重組計畫後,公司面臨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金融機構不向公司發放貸款,而公司的流動資金約為40億銖。 在此期間,泰航進行了重組,不僅縮減組織規模,降低行政指令級別,還進行薪酬重組和改進工作流程,並聘請專家對重組工作進行指導。 「我們想盡各種辦法,包括實行停薪留職(Leave without pay),減少員工人數以創造運營靈活性;本月是乘務人員獲得全額工資的第1個月。至於機長的工資,應該會在明年恢復至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參信表示。 公司還對機隊進行現代化改進,通過使用現代低油耗客機來執飛,並與飛機租賃公司協商按實際使用情況來交租金,以減少開支;以及永久終止那些不必要的租賃合同;在公司資產方面,將公司空置的辦公樓出租,出售不再使用的資產,如飛機、建築物、土地和其他消耗品。 此外,公司還積極尋找創收渠道,以應對由於航班數量減少帶來的影響。通過在公司總部開設一家模擬機艙氛圍的餐廳,平均每天可產生50萬銖的收入,每月收入將近1000萬銖。同時還組織拜佛團體遊以及「Time to Gold, Time to Smile」營銷活動。 預計將在明年恢復上市交易 參信還表示,目前,泰航正處於2022年10月20日的復興計畫中,該計畫包括債務談判、債務轉化為成本,即政府將100%的債務轉為股權,而私營部門將約25%的債務轉為股權。 「在2024-2025年,泰航將擁有更好的財務比率和正資本,應該能夠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再次恢復股票市場交易。我認為,目前所制定的各項計畫都非常好,將有助於公司能夠再次強勢回歸。」 「公司連續9年虧損,留存收益為負,資本也為負,在疫情蔓延時期,公司將危機轉化為機會,重新起航。」參信表示。 乘客數量恢復至日均3萬人次 參信表示,去年第3季度,泰航營業收入為328.6億銖(Operating
Revenue),同比增長52.7%。 同時,公司的營業費用為289.4億銖(Operating
Expense),同比增長26.8%;去年第3季度的營業利潤為39.2億銖。 根據今年1月1-9日的數據,泰航和泰國微笑航空約占素汪納普機場客運量的28%,泰航占24%,泰國微笑航空占4%,而其他航空公司,如阿聯酋航空、越捷航空分別占5%和3%。 「泰航平均每天為3萬名國內外乘客提供服務,平均每天有100個航班飛往64個目的地。相信今年的情況一定會有所好轉。」參信表示。 機隊將增加4架客機,服務中國市場 參信表示,目前的旅遊需求很高,載客率(Load Factor)高達80-90%。因此,公司決定再次將停放待售的空客A330客機投入運營,使目前機隊一共擁有64架飛機(包括泰國微笑航空公司)。 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準備再租賃4架飛機,以擴充機隊數量;預計將為空客A350飛機,部分是為了支持增加飛往中國的航班;根據業務恢復計畫,公司計畫再租賃約20架飛機。 至於今年航空業務的風險因素,參信估計油價仍維持在每桶80-90美元左右的高位;而此前為每桶60-70美元左右。 這導致機票價格依然昂貴。 至於員工短缺問題,亦對公司的服務造成影響,目前公司正在進行外招(Outsource),並希望國內局勢穩定,國人彼此相愛,因為泰國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 「很多國家在去年開始放寬了防疫措施,公司也已經打開了印度旅遊市場,而中國也剛剛開放不久。但我認為遊客仍然面臨著旅行準備的問題,如申請護照等。」參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