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6日趁澳洲國慶,致電給澳洲總督慶祝,還說很高興中澳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樣親善的姿態,與三年來北京對澳洲的戰狼姿態截然不同;2020年初武漢爆發世紀大疫,澳洲與其他國家一樣,要求北京調查病毒起源,又停止了華為在澳洲的5G通訊發展計畫,導致北京大怒,禁止澳洲的煤、龍蝦和紅酒輸往中國。 當時不少國家都追究病毒起源,但北京專挑澳州,作報復對象,因為認定澳洲向來依賴對中貿易,煤一旦被禁,將對澳經濟造成嚴重打擊。如此對澳戰狼外交,三年來一直未變,直到一多月前華裔的澳洲外長黃英賢受邀訪問北京,才改變了雙方的緊張關係。這個月,北京批准澳洲煤可重進中國,中國人大概不久也可吃到澳洲龍蝦,以及喝到澳洲紅酒。 北京的外交轉向也見於趙立堅被「發配邉疆」的戲劇化失勢;2020年初,武漢爆發大疫,北京為了反擊西方要求的病毒起源追責,起用趙立堅作為外交部發言人,他的發言將他變成最著名的「戰狼」。例如,他在推特撰文說,武漢病毒來自美國的馬里蘭,趙立堅的另一「傑作」是,他力言中國防疫成功,而美國的民主制度混亂不堪無力防疫,這樣的戰狼民族主義姿態最切合當局的要求。不過這名戰狼一個月前突然失勢,因為習政府要救經濟,不得不放棄清零,連帶改行親善的新外交政策,因此不得不放棄趙立堅,將他放逐到外交部的冷衙門「邊界及海洋事務司」。 一個月前接任外交部長的秦剛,也是為配合新政策而被起用的。他原是駐美大使,被視為較溫和,任內常注意到美中雙方的良性發展方向,除了尋求與白宮等官方接觸,又把注意投向美國社會、大學和智庫組織,因此他的駐美背景和工作取向,都有利於北京開展新外交政策。 北京為什麼要改變政策?主要原因是內外受困,內是經濟在三年清零衝擊下嚴重受損,到去年11月全國大規模封控時,已瀕臨崩潰,習政府為了救經濟,不得不放棄封控,以重開經濟,恢復增長;救經濟也是救習政權,因為經濟崩潰,習政權也就難保。 外是北京自2020年爆發世紀大疫後,三年來與美歐關係愈來愈緊張,去年初聯俄,普亭侵略烏克蘭,習政府一直不肯譴責侵略,至今仍然支持普亭,這場戰爭導致中國與美歐關係嚴重倒退。習表面雖說東升西降,卻知道美國依然強大,中國要救經濟、以及改善與西方民主國家的關係,就不得不變戰狼為親善。 習派即將卸任的副總理劉鶴去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主要就是推行新的親善外交政策。劉鶴17日在論壇上說:「中國回來了」(China is back),中國將更開放,而且善待外國企業,這是針對美歐財經界所說的,目的是爭取西方投資。相對之下,一年前習親自以視訊方式向論壇講話,那時他說:「中共鬥爭一百年,創造偉大成就,現正向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之路進發。」劉鶴之言被西方媒體形容為「魅力攻勢」(Charm Offense),而習之言則有如向西方發出的威脅。一年前習發言時,烏戰還未爆發,清零政策還未破功,所以習躊躇滿志,以為天下盡在一己掌握之中;但不旋踵間,Omicron攻破清零防線,中國從此大亂,習的威信也就搖搖欲墜。 那麼,習現在是真心放下身段,政策從此「變軟」?當然不是,因為親善只是暫時的。習近年多次發表他的「鬥爭論」,其中有兩個重點,一是當環境不利時,可暫時調整鬥爭策略,可作彈性處理,例如他在20大報告強調的,現在國際環境惡劣,中國正處於「驚濤駭浪」之中,因此可以暫時性地調整鬥爭手段。二是更為重要的,即永遠不會放棄鬥爭,一旦認定了目標,就一直鬥到底,例如中共認定美國是鬥爭對象,所以對美的鬥爭是永遠不會放棄的。 所以在習的設計下,聯俄改寫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是永遠不會放棄的鬥爭目標;在他的設計下,中共永遠不會放棄將中國打造成「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因為這樣中共才有可能成為世界霸權。至於這樣鬥爭,最終能否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