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江湖/曼谷報導】正大集團旗下的CPF大眾有限公司近期宣布,正在泰國試驗育種養殖新型經濟魚類「寶石鱸」,引起網友關注。農業及合作社部漁業廳廳長察霖猜3日表示,CPF目前只是向漁業廳申請獲准進行育種研發,還不能進行任何商業運營,提早進行公關宣傳或市場營銷恐涉及違反漁業廳相關規定,要求CPF在3天之內撤銷所有宣傳信息,否則可能被吊銷育種研究資格。 CPF水產事業總裁素金醫師(獸醫)1月31日透露,CPF於去年獲得漁業廳批准引進育種研究新型經濟魚類「寶石鱸」,以準備在泰國推廣養殖。他表示,正大將採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在封閉循環的養殖環境下飼養這種魚類,並從中國引進了40對寶石鱸種魚,在泰國中部龍仔厝府安帕哇縣的養殖實驗農場進行試驗養殖,而且養殖過程充分考量生物安全和環保,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漁業廳按照CPF去年4月的申請,已批准許該公司進行養殖﹑育種和市場開發試驗,作為一項科研項目。 他說,寶石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OMAGA3脂肪含量比三文魚高3倍,還有較高的DHA脂肪酸。正大養殖生產出首批寶石鱸之後,已提供給曼谷市20多家知名餐廳試驗烹調,讓消費者品嘗。而且還準備在農產品展會中展示這種魚類。 漁業廳廳長察霖猜3日表示,CPF必須停止所有的市場宣傳營銷行為,因為可能造成消費者誤會,而構成違反漁業廳的相關規定。由於寶石鱸又稱「翡翠斑」,是一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名貴淡水魚類,目前已引進中國和馬來西亞等地養殖,但對於泰國來說,仍然被法律點名禁止飼養或引進的13種「外來入侵魚類」之一。在未獲漁業廳特許之下,禁止任何人在天然水域飼養,否則要負刑事責任,罰責包括半年有期徒刑和罰款不超過100萬銖。 他表示,CPF獲准研究實驗養殖和育種,所有的產品如果要出售,也只能以切好片的魚肉形式出售,不能將活魚運出實驗育種養殖場所。如果這種魚類不慎流入泰國的天然河流造成大量繁殖,則可能對泰國的漁業及生態環境帶來毀滅性影響。而且CPF尚未獲得「經濟養殖」的許可,如果要獲准經濟養殖開發營運,則必須向漁業廳提交完整的研究實驗報告,經過專家審核不會帶來危害風險。 鑒於CPF的公關宣傳活動可能超越了獲准的範圍,漁業廳廳長已向該公司行文要求3天年撤銷所有的公關宣傳內容,並停止類似於市場營銷的行為,否則漁業廳可能撤銷CPF進行寶石鱸育種研究的資格,也就是使該公司再也無法進行這種魚類經濟開發所有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