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前幾周,拜登總統試圖警告普亭,將以「他從未見過的經濟後果」來阻止入侵。普亭不聽,仍然在24日開始發動攻擊,美國和數十個盟友立即同步實施一系列制裁和貿易限制措施,削弱俄羅斯的財政、孤立其經濟,並把普亭身邊的精英階層,貶為國際間人人走避的賤民。
制裁的最初影響看來很有效,盧布崩盤,銀行系統動搖,全球企業停止向俄羅斯出口商品,但一年後,由於俄國石油和天然氣仍然出口,加上俄羅央行的巧妙操作以及最近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反彈,俄羅斯仍然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具韌性。西方的制裁雖重傷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並在精英之間造成反目摩擦,但仍不足以改變普丁的盤算,結束戰爭。
然而普丁的好運可能耗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施加了更嚴格的限制,自12月初以來,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油價上限協議,擴大了該國的預算赤字,迫使克里姆林宮採取緊急措施,盧布貶值達19%。
俄羅斯是否會認清現實,做出重大讓步,在2023年儘快結束烏克蘭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似乎這樣認為,因為普丁的權力支柱–俄羅斯油氣財富,似乎正在減少。
歐盟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已從40%下降到 4%,俄羅斯已經失去了歐洲這個歷來最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市場。去年12月,歐盟進一步停止進口海運俄羅斯石油,並自2023年2月5日起禁止來自俄羅斯的精煉石油產品。美國和歐盟更通過價格上限,阻止各國為每桶俄羅斯原油支付超過60美元價格。
價格上限協議還有更大的殺傷力,俄羅斯找不到其他選擇,來替代七國集團擁有與保險的船隻,從波羅的海和黑海港口運輸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
為彌補歐洲市場的損失,俄羅斯只得以更便宜的價格向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未參與制裁的國家,出售更多石油。隨著全球油氣價格下跌,克里姆林宮估計這些收入將在2023年下降23%。專家們認為這個數字可能過於樂觀,大多認為應該遠低於此。
這是由於另外三個因素:首先,天然氣船運出口,必須將其液化,但在天然氣液化方面,俄羅斯依賴許多西方公司的技術。這些企業在退出俄羅斯後,俄羅斯本土企業無力取代。
其次,俄羅斯油氣向未參與制裁的印太國家運輸,存在問題。由於沒有通往該地區的輸氣管,即使加快建設,也需多年才能完成,俄羅斯不得不依靠海運出口。但這就必須高度依賴西方油輪來運送,但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和英國,已經決定如果這些公司承運俄羅斯石油,它們將不再獲得保險。
第三,俄羅斯的大部分石油都來自蘇聯時代開發的油田,這些陸上油田已經達到生產高峰,俄羅斯能源公司被迫在偏遠的北極地區和近海,開發更具技術挑戰性的儲油,在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始之前,開發所需的外國設備所占比率達50%到60%,結果新油田還是要仰賴西方技術。
總而言之,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對付西方的最強大武器就是能源武器,但這種武器似乎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為抗衡西方制裁和油價上限協議,在未與OPEC+協調下,俄羅斯2月初單獨宣布自3月起每天減產50萬桶。在當前供應緊張、需求上升的情況下,再加上中國經濟的復甦,必然會導致石油短缺,以及油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堅挺。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其他產油國可能會嘗試以非常低的價格交換和購買俄羅斯原油。如果減產持續下去,油價應該會繼續上漲,雖不至於觸及140美元的天價水平,但由於目前俄羅斯推動進一步減產以及OPEC+堅定不增產,油價可能觸及每桶100美元,但高於這個水平就比較不太可能。
俄羅斯總統普丁已經「輸掉了這場能源戰爭」,因為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歐洲正在迅速學會在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下正常生活。既然能夠習慣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生活,就沒有理由再回到過去了。
在使盡所有努力後,西方官員和經濟學家相信制裁正在奏效,即使這未使普丁的戰爭財源枯竭,但他的政權正在承受衝擊。沒有人能判斷會發生什麼,即使無法讓普丁收手,但卻能一直給他製造問題,消耗莫斯科大量的政治能量,向全球所有國家和俄國內部宣示:發動入侵是個巨大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