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2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至3%以下,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將為全球貢獻約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帶來可喜的拉動作用。 香港文匯報報導,喬治艾娃說,全球經濟的春天還未到來,2024年全球經濟前景預計會有所改善,但全球增速仍將遠低於3.8%的歷史平均水平。經濟增速放緩是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長期創傷效應、俄烏衝突、貨幣政策緊縮對經濟活動的拖累等造成的。 全球金融穩定風險也明顯上升。她說,加息是對抗通脹所必需的,但在較高的債務水平下,從長期低利率環境快速轉向遠高於先前水平的利率環境,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壓力和脆弱性。 對於中國經濟,喬治艾娃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強勢復甦。IMF預測,今年中國GDP的增速將達到5.2%,相較2022年大幅提高了2個百分點。另外,IMF分析顯示,中國的GDP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平均GDP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這種提振令人欣喜」。 喬治艾娃建議中國進行更多的改革,以進一步提高生產率,推動經濟再平衡,從投資驅動型增長轉向更多倚重消費拉動的增長,包括提高醫療和失業保險福利,市場化改革為國有和私人部門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