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這次會談未演先轟動,美國4日就放消息給《紐約時報》稱,金正恩要在海參威會見普亭,甚至不排除他還會轉到莫斯科訪問,紐時引述美國情報部門所掌握到的情報表示,有20多名朝鮮官員上月底訪問海參威與莫斯科,確信雙方正在為首腦會談做準備。 這反映出美方的嚴重關切,華盛頓擔心的是,朝鮮與俄羅斯各取所需,在軍備上交換買賣;俄羅斯戰場後勤枯竭,需要朝鮮70年來戰備儲存的俄規砲彈以及反坦克導彈,而朝鮮則向俄羅斯要人造衛星技術,以及核動力潛艦技術。 烏克蘭戰爭已進入消耗戰階段,俄羅斯後勤生產遠遠跟不上折損的速度,只好向擁有俄式規格裝備的朝鮮求援,以儘快補上軍備缺口,今年7月國防部長蕭依古到平壤訪問,就是在談這件事,等金正恩和普亭見面最後敲定,在烏克蘭戰爭的緊要關頭,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而朝鮮的軍事科技更亟待提升,雖然朝鮮8日宣稱,首艘可在水下發起核打擊的戰術核攻擊潛艇 「金君玉英雄艦」下水,但韓國對其作戰能力表示懷疑,同時朝鮮8月兩度嘗試讓軍事衛星進入軌道,皆宣告失敗。 雖然這是朝鮮希望向俄羅斯取得的科技,但是俄羅斯也未必輕易地將新科技與裝備轉讓給朝鮮,北韓可能只得到人道援助的食糧,不過即使有如此武器交易,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但由於俄羅斯是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聯合國也不可能對朝鮮或俄羅斯實施制裁。 但還有一個可能是,武器交易之外,還要擴大加強其他軍事合作,在蕭依古的訪問中,雙方還談到了朝俄聯合演習的可能,中國和俄羅斯一直在進行聯合軍演,但目前還沒有朝鮮的參與,有鑑於美日韓的軍事合作越來越加強,中俄朝如果有聯合軍演,那是針鋒相對的回應。 但是朝俄峰會的召開,也有一說是政治性的,金正恩上次出國訪問,就是在2019年2月河內美朝高峰會後的2個月,他也是到海參威見普亭。在那之後,朝鮮一直宣稱要走不同的道路,自行尋找解決對策。河內之會於金正恩來說,是莫大的屈辱和羞恥,這就是為何拜登政府為了要與平壤對話,表示沒有任何前提條件,卻仍然得不到回應的原因。同樣的,普亭認為拜登在烏克蘭故意要為難自己,那他同樣也可以藉著拉攏朝鮮,讓美國在亞太地區同樣不好過。 對於這個東北亞地緣政治的變動,中國的公開反應一直曖昧不明,北京仍在考慮加入中俄朝聯盟,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雖然不好直接批評,但對俄羅斯「擅自」拉攏朝鮮納入中俄安全關係,北京可能並不會買帳。中國顧忌與朝俄加強軍事聯繫,可能引發美國與日韓盟友提高合作力度,到時得不償失。 中國對朝俄保持距離,其實是韓國方面所期待的,韓國總統尹錫悅6日下午在東協+3峰會中提到,北韓近期挑釁頻率史無前例密集,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並且火力明顯集中於俄羅斯,尹錫悅直接呼籲所有聯合國會員都應遵守安理會決議,立即中止所有與北韓的軍事合作。 尹錫悅去年出席東協與韓國峰會時,曾表示「絕不容忍以武力單方改變現狀的作法」,被認為暗指中國,但今年在東協峰會中並未提及相關內容,而是強調韓日中3方合作,尹錫悅提到,作為今年韓日中峰會的主辦國,韓國將持續與日中兩國溝通,儘早重啟3方合作機制。 經濟是中日韓峰會重啟的契機之一,安全跟經濟看似是兩套邏輯,其實相互關聯,尹錫悅希望以經濟為誘因,讓中國大陸和朝俄能夠持續保持距離,但中國會不會吃這套,還得看美韓日同盟的反應,如果韓國與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下,不敢與中國在經濟上進一步合作,恐怕就很難避免中國與俄羅斯與朝鮮越走越近了。 |